温湿度传感器变送器的分类
模拟量型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是采用数字集成传感器做探头,配以数字化处理电路,从而将环境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标准模拟信号,4-20mA、0-5V或者0-10V。温湿度一体化模拟量型传感器它可以同时把温度及湿度值的变化变换成电流/电压值的变化,可以直接同各种标准的模拟量输入的二次仪表连接。
485型温湿度传感器
电路采用微处理器芯片、温度传感器,确保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互换性。 采用颗粒烧结探头护套,探头与壳体直接相连。输出信号类型为 RS485,能可靠地与上位机系统等进行集散监控,远的可通信 2000 米,标准的 modbus 协议,支持二次开发。
网络型温湿度传感器
网络型温湿度传感器,可采集温湿度数据并通过以太网/WiFi/GPRS方式上传到服务器。充分利用已架设好的通讯网络实现远距离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实现温湿度数据的集中监控。可大大减少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和维护成本。
温湿度传感器变送器的测量方法
湿度测量传感器常见的几个测量方法湿度测量技术来由已久。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代测量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湿度测量从原理上划分二、三十种之多。对湿度的表示方法有湿度、相对湿度、湿气与干气的比值(重量或体积)等等。但湿度测量始终是世界计量领域中的难题之一。一个看似简单的量值,深究起来,涉及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理论分析和计算,初涉者可能会忽略在湿度测量中必需注意的许多因素,因而影响的合理使用。
常见的湿度测量方法有:动态法(双压法、双温法、分流法),静态法(饱和盐法、***法),漏点法,干湿球法和形形***的电子式传感器法。
这里双压法、双温法是基于热力学P、V、T平衡原理,平衡时间较长,分流法是基于湿气和干空气的混合。由于采用了现代测控手段,这些设备可以做得相当精密,却因设备复杂,昂贵,运作费时费工,主要作为标准计量之用,其测量精度可达±2%RH -±1.5%RH。
静态法中的饱和盐法,是湿度测量中常见的方法,简单易行。但饱和盐法对液、气两相的平衡要求很严,对环境温度的稳定要求较高。用起来要求等很长时间去平衡,低湿点要求更长。特别在室内湿度和瓶内湿度差值较大时,每次开启都需要平衡6~8小时。
漏点法是测量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是热力学的直接结果,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计量用的精密漏点仪准确度可达±0.2℃甚至更高。但用现代光—电原理的冷镜式漏点仪价格昂贵,常和标准湿度发生器配套使用。
干湿球法,这是18世纪就发明的测湿方法。历史悠久,使用普遍。干湿球法是一种间接方法,它用干湿球方程换算出湿度值,而此方程是有条件的:即在湿球附近的风速必需达到2.5m/s以上。普通用的干湿球温度计将此条件简化了,所以其准确度只有5~7%RH,明显低于电子湿度传感器。显然干湿球也不属于静态法,不要简单地认为只要提高两支温度计的测量精度就等于提高了湿度计的测量精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