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施肥器给您好的建议「禾众绿霖」
作者:禾众绿霖2021/11/10 17:04:34







微灌制度:定额根据种植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和作物的需水量确定。保护地滴灌施肥的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灌溉定额确定后,时期、次数和每次的量应当依据降水情况、作物需水规律及土壤墒情而定。

微灌施肥操作:微灌施肥的程序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先用清水进行湿润,再灌溉肥料溶液,后还要用不含肥的清水清洗灌溉系统。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控制施肥量,以灌溉流量的0.1%左右作为注入肥液的浓度为宜,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正确的施用浓度,如灌溉流量为750 m3/hm2,注入肥液应为750 L/hm2。施肥过程中,注意必要时要分离,固态肥料需要与水充分混合搅拌成液态肥,确保肥料溶解与混匀,而施用液态肥料时也要搅动或混匀,避免出现沉淀堵塞出水口等问题。




水肥一体化改善塑料温室大棚内种植环境:滴灌与畦灌相比,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降低,通气性能良好,土壤孔隙度比畦灌提高25%左右。此外,滴灌比常规畦灌棚内地温2.7 ℃,气温可提高2~3 ℃,有效防止棚内温度剧烈下降,减少了因通风降湿而降低棚内温度的次数,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重力式技术模式

     亦称为微型式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是以安装在距地面1.5-2米高处水罐内的肥料溶液自身重力为动力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只在温室一端安装一个水罐支架,在支架上安装一个容积约两立方米的水罐,以后再根据农户对灌溉方式的需求情况(如滴灌、微喷、膜下沟灌、膜上沟灌等节水技术)安装相应的设备。该模式对水源、水压要求较为宽泛,也不需要通过变频调速满足管路系统对水压和水量的要求,因此,更适合不便于安装常规地灌设施的规模较小、特别是一家一户生产的需要。




从理论上讲,叶面施肥技术可以在各种作物上应用,但受喷施工具、机械和地形、地貌等限制以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目前多应用于草莓、蔬菜、果树及便于机械作业且效益较高的作物上。另外,叶面施肥只能提供少量养分,无法完全满足作物的需求,是无法代替根部施肥的,只是一种辅助施肥技术措施。

    水肥一体化的运用必须与“符合作物生长需求规律”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节肥。如何按需浇水、施肥呢?农业物联网可以

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农业现代化特别是自动化、信息化步伐较慢,农村知识水平较低,对于当前来说,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还是方兴未艾。




商户名称:武汉禾众绿霖灌溉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