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产业互联网”机会在哪里?
我们可以确认的趋势是:服装供应链从长生产周期的订货会模式向快反模式转变势在必行;现阶段国内服装品牌加价率过高,供应链存在改革空间。
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方法:
1.提高物料的确定性,并降低其中的生产和流通成本:主料、辅料和服装现货的B2B交易平台(如百布),离交易近,价值创造大;
2.更为的生产模式:生产端的单点效率提升,如智能缝纫机、智能验布机等;
3.通过软硬件提升产业链单点/点与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效率和生产效率,有成为平台的机会。
阿里其实一直有雄心打造完整的服装供应链(其实不只是服装,而是所有品类),旗下既有大淘宝(淘宝、天猫、聚划算等)这个 C 系电商出口,还有 1688 这个 B 系电商入口,理论上涵盖了成衣加工厂到终端消费者的全链条。
但阿里想吃下服装供应链时,却发现自己的传统优势在此无效。
电商的本质特征是“短平快”,供需双方都是围绕存量现货在交易,商家卖的就是标注出来的库存量,如果卖完了能续上就接着卖,如果续不上就下架,交付的环节也仅是出库到收货这一段,整个交易闭环相对容易实现,过程的标准化相对容易统一。
但供应链不同,供应链是要讲协同的。A:首先,这家创业公司的业务肯定不能止步于交易环节,一定是通过软、硬件以及系统的模式,切入“单点”进而提升产业的协同效率。以服装业为例,从纱到布,从布到成衣,以及后续的成衣批发与零售,期间不是一层交易,而是多层交易,且交易之间层层嵌套有极强的协同性和计划性。比如一种布料供应中断就有可能导致一批成衣无法生产,从而导致无数终端因缺货而损失交易机会。
因此要完成服装产业互联网大闭环,平台要解决的并非一个交易,而是一连串的交易。
销售预测与“牛鞭效应”
长久以来,中国服装业已有意无意地走上了以量取胜的路子,以过剩的产量满足供应链下游环节的需求。团购,看的人多,买的也不少,价格上,可以稍微低一点,就能快速清仓销售。 在分销模式上"生产商—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模式在服装业销售渠道中为普遍,此模式下的销售预测信息是通过一年(春夏季,秋冬季)两次订货会在销售渠道各环节流动。代理商通过当地零售商的订单量预估向品牌商订货量,品牌商以代理商的订货量为依据下单给生产商。
沿上述渠道产生的预测信息掺杂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不见得真正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逻辑,与消费者实际需求存在不小差异。1、首先是女装尾货,一些做贴牌生产的厂家一般在接受订单时,他们会多生产一定量的女装,而这些多余的女装就叫做尾货。代理商往往倾向订购较多的商品以备断货;品牌商为满足代理商的需求而储存更多商品以备补货;生产商为了应对品牌商的需求和生产环节的诸多风险,再扩大生产量。从零售商开始沿着供应链到生产商逐级放大产量,终在各环节造成库存压力。
供应链管理把这种现象叫“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类似大众服装品牌这种面向库存生产企业的天然缺陷,使得库存结构不单是成品,而且包含原材料和半成品。争取转介绍:我们店里现在正在做老客户回馈活动,您有没有亲戚朋友需要款式啊。在市场急速成长阶段,这种效应被市场增长所淹没,而一旦市场发生一点风吹草动,供应链个环节上的库存马上显现出来。
品牌商的营销部门如果能提前调研、再参考设计师对市场的敏锐触角来把握市场需求,引导买手的购买,这样从市场源头预防信息失真。
无奈的“博弈”
服装业供应链参与者,在"生产商—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分销模式下,一般采用制度即品牌商把商品销售给代理商或零售商,成功转嫁库存风险,品牌商没有与零售商形成风险共担或共进退机制。品牌商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往往要求代理商(零售商)超量进货,造成零售商库存不堪负重。服装供应链非常复杂,是一种非标准产品,电子商务的销售特点使得服装电子商务很难建立供应链。为了不让品牌商知道真实的销售和库存,零售商有选择性地使系统数据产生误差,使系统数据有利于自己;品牌商无法判断数据的真实性,为了完成既定的销售额增长目标,采取进货返利等政策予以利诱。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的这种博弈,在市场总需求不变的前提下,为各个环节的库存增加推波助澜,使参与者各自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打破这种博弈,需要建立以品牌商为核心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把所有参与者绑在一条船上。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