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换更新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造成的种群自然。种蚓宜每3~4月更新一次。养殖管理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如下:种蚓的管理:养殖密度宜控制在2~2.5公斤/平方米或1~1.5万条/平方米,每隔6~7天清除蚓粪一次,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饲料选择猪粪养殖蚯蚓当然猪粪肯定是蚯蚓主要的饲料,猪粪的质量也与蚯蚓养殖是否成功有着直接关于。我们首先要控制好猪粪的密度,密度不可过大,否则会对蚯蚓造成太大的压力,影响蚯蚓的生长。并且要加强猪粪的通透性,提高保水能力,保证蚯蚓正常生长。然后再取另外的新鲜猪粪,将其与草料混合在一起,浇足水,保证湿度有60%以上,将其堆放在一起进行发酵作为蚯蚓的后备饲料。
注意事项:禽畜粪一定要用EM菌液发酵,或晒干后拌成含水量60%左右才可用来养蚯蚓。投放种苗先在蚯蚓养殖池里(或木箱、室内地板上),平铺新鲜牛粪15-20厘米,然后在其上铺种苗(每平方料投入3000-5000条为宜),品种以太平2号、北星2号为优。日常管理一般每20天观察一次,并加料一次,方法同上。每40天可成倍扩大饲养面积。一般每40天为一周期,一年可养9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