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苗木的抗冻能力和树种、品种、原产地、枝条是否休眠、枝条内淀粉的转化状态、枝条含水量、合理用水、低温来临状态、施肥、苗木性质、地势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复杂的关系。
![](https://img3.dns4.cn/pic/82379/nantianzhu/20220621095007_1494_zs.jpg)
对于原产地而言,原产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更强一些
对于枝条而言,处在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往往更强一些,因为枝条经过了低温锻炼。植株休眠的越深,抗寒能力也就越强。但冻害的发生往往不在气温的休眠期,而在秋末或早春发生,原因在于两个方面:未经过低温锻炼;解除休眠丧失了抗寒能力。枝条抗寒能力的强弱,还与其内部可溶性糖类的转化状态有关。枝条中淀粉在低温到来之前分解转化的越不好,其承受低温的能力就越强。
![](https://img3.dns4.cn/pic/82379/nantianzhu/20191213094827_1280_zs.jpg)
枝条的含水量减少、越成熟(木质化程度),其抗寒能力越强。但含水量过少时,一旦出现生理缺水,反而更容易遭受冻害。
![](https://img3.dns4.cn/pic/82379/p37/20221116153035_0491_zs.jpg)
低温的来临状态对于寒害的产生影响巨大。若寒害早而突然,此时苗木还未经过抗寒锻炼,也来不及进行防寒措施,容易发生冻害。温度的日较差越大,意味着低温越低,冻害情况也越严重。连续低温持续时间长,冻害也越严重。温度急剧回升,也会加剧冻害发生。
对于苗木的性质,实生苗根系发达
对于地势,一半阴面发生冻害要比阳面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