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墙砌体保证必要的强度和保温能力,减少蓄热和散热损失,井式气体渗碳炉炉墙一般采用标准砖砌成,炉墙尺寸应为标准尺寸(230乘113乘65mm)加砖缝厚度(2mm)的倍数;常见的中温炉的炉墙由内向外各厚度是113mm轻质粘土砖和230mm的保温砖。3、经过检查确认设备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打开控温仪表和启动加热以及风扇开关,根据工艺规定的参数来设置炉温。炉膛与工件的距离一般不少于其直径或厚度,即工件与电热元件距离在100mm到200mm之间;即料筐与电热元件距离取150mm。
2、炉底设计,井式渗碳炉炉底要求能承载工件和炉罐的重量和保持炉内温度,在炉体设计时,炉底与炉体材的料可以相同,一般常用井式炉可采用和炉墙连体砌成,其保温层和耐火层的材料与炉体相同。
3、井式渗碳炉炉盖设计要求与炉罐和炉膛的相互吻合结构,来保证井式气体渗碳炉的密封性能,其保温层和耐火层的成分与炉体相同,但炉盖上有许多辅助设备,如电动机的风扇、通入气体管、滴入渗剂等;炉盖与炉体采用螺栓连接紧固,或采用砂封技术进行密封。
本系列井式气体快速氮化炉系周期作业炉,是我厂在消化吸收国外德古沙公司同类产品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软氮化处理设备。用于碳钢、铸铁、粉未冶金等材料的软氮化处理。
结构简介:
本系列氮化炉由炉体、气控柜和电控三部分组成。
炉体部分主要由包括炉壳、炉衬采用节能型超轻质耐火砖、硅钢铝纤维与保温材料组成复合炉衬,炉罐用高强度耐热板焊接而成;炉盖上设有强力搅拌风机,各气管道接口均采用快速转换接头连接使用方便快捷。3、井式渗碳炉炉盖设计要求与炉罐和炉膛的相互吻合结构,来保证井式气体渗碳炉的密封性能,其保温层和耐火层的成分与炉体相同,但炉盖上有许多辅助设备,如电动机的风扇、通入气体管、滴入渗剂等。排气管上设有一燃烧废气装置和旁接U形压力计接口;炉盖上还设有一热电偶,用以检测罐内的温度。炉盖的超吊靠车间行车进行(用户可根据生产情况订制两个炉罐和炉盖,进行半连续生产)
气控柜内设置有各种流量计、气控阀、干燥罐等元件。
电控部分主要包括温控、操作及气控三部分。温控采用日本进口岛电表与可控硅实行PID控制,另配记录仪完整工艺曲线,并可超温报警;操作采用按钮加灯光显示,实现对风机运转、加热器通断等功能工作的控制。
本炉是由炉体和一个可移动的炉盖及控制系统组成.
1、炉体外壳采用型钢及钢板焊接成框架结构.
2、炉盖支承采用槽钢和导轨组合移动式。
3、加热元件采用上海电工合金厂生产的高电阻合金OC25AL5电阻带布置在炉侧。
4、炉体采用高纯硅酸铝纤维棉压成板块筑成,炉壁悬挂电阻带加热,该结构主要特点是节能、发热效力高,能很快使温度上升。而且不易损坏。炉壁发热元件为OCr25AL5电阻带。
5、炉底部分由于承重,采用高铝耐火砖砌筑,炉子中芯部位采用大圈套小圈的做法,里外加热,这样即增加了炉温均匀性,又降低了炉子的功率消耗,同时减小了炉子的配置功率,使变压器的利用空间更大。4、本系列电阻炉保温材料选用轻质泡沫保温砖以及硅酸铝纤维绵,使其蓄热量和导热系数减少致使炉膛蓄热量大升温时间缩短,表面升温低,空炉损耗率小,耗电量也大大降低。由于底部没有电阻丝,我们在上面加了铬锰氮垫铁,增加了环件中间炉温的流通性。
6、炉盖采用液压升降,电机控制自动行走。
7、控制采用一只彩色液晶无纸记录仪记录,该记录仪取代了常规的中长图有纸记录仪,由于大型井式炉温区多,以前基本都采用中长图有纸多点记录仪,而该表容易产生乱打点现象,经常打不成一条线,而是满天星,这样让客户非常不满工艺曲线,同时传真不方便,因为纸张超宽。2、炉体外壳由型钢及钢板焊接而成,内用超轻质高铝泡沫砖砌筑成炉膛。彩色液晶无纸记录仪的优点是显示清楚,数字、曲线、棒图可任选,工作日期时间一目了然,可调整偏差温度,用配备的U盘考下来可打印或发邮件给用户。
井式铝合金淬火炉系节能型周期作业式铝合金淬火炉,供铝合金压铸件、铝型材、活塞、压缩机电机转子、铝板等铝合金零件在高均温状态下进行淬火、退火、固熔热处理。4、根据轴承套圈的大小以及工艺的相关规定,把工件吊入吊篮,摆平放稳,然后用行车把公交吊入井式炉的炉膛里面。采用复合 纤维保温炉衬或全陶瓷纤维保温,长寿命耐高温合金发热元件布置于炉膛四周,配套高压大功率热风内循环风机,由工艺程序自动控制柜控温,炉内温度控制精度 高、温度均匀性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