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各家制墨配方仍然秘而不宣。一般说来,人们习惯于将药墨的发展归结于南唐墨工李廷珪的功劳。然而早在李廷珪之前数百年,人们已在制墨过程中使用。据史料记载,三国时制墨家韦诞(仲将)曾“用真珠、二物”,首开以贵重入墨之先河,但其目的不是***。又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的制墨配方可说是相当完备,因而对后世制墨工艺影响深远:“……墨一斤,以好胶五两浸梣皮汁中。梣,江南樊鸡木皮也。其皮入水绿色,解胶又益墨色。可以下鸡子白去黄五颗,更以真一两、一两,别冶细筛,都合调,下铁臼中,宁刚不宜泽,捣三万杵,杵多益善。”更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两种墨法都使用中药作为制墨辅料,并论证了所添加辅料的作用,这也是制墨工艺的另一重大突破。同样并未提到墨品可。
纵观制墨配料,各家多有不同,通常包括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为便于比较,笔者把历代文献中记载的部分制墨配方以列表形式加以对比见图表1:至于以上添加剂的作用列述如下:秦皮:“解胶益色”;藤黄、鸡子清、生漆、牛角胎:“至坚”;猪胆、鲤鱼胆:“至黑而泽”;甘松、、零陵香、白檀、丁香、、:“碎胶煤气”;地榆、虎仗、卷柏、、丹参、黄连、黄芦、、、茜根、黑豆、百药煎、、胡桃、青皮草、乌头、牡、棠梨叶、呵梨勒:“助色”;皂角:“除湿气”;栀子仁、:“去胶色”;黄蘖:“研无声”;川鸟头:“胶力不劲”;酸:“砚中迟散”;:“增肥厚”;绿矾:“加黑色”;:“益色”。从以上叙述可知,在制墨过程中使用各种胶类,虽然使得研墨更加方便,但是同样影响墨色效果在纸面上的表现力,间接影响了历代书画家们的艺术创作。
天气冷时隔宿浸药,暖时当日五更浸药……不可全藉乎药也。”由此可见,添加剂对于墨制品的使用效果有利有弊,例如等添加剂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使墨的质量下降,甚至使得制墨失败;使用过多,则会损墨色光彩;乌头使墨的粘结力下降;、鸡蛋白等容易使墨受潮;、藤黄等使墨色减黑;鱼胶、牛胶能够增加墨的黑度,但是如果含量太大就会增加胶的黏度;另外,各种香药可以消解动物胶的不良气味,但是有可能损害墨本身并且对颜色不利。故而墨工在添加配料时应该极其谨慎。甚至特别强调“不可全藉乎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