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整加工余量。
通过实验发现,在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增加一道半精加工的工序,将精加工余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0.06~ 0.10 mm),对提高精加工的表面质量有较明显的效果。
确定适合本机床的精加工铣削方式。
在逆铣时由于其切削厚度为由小到大均匀变化,切屑是从加工表面向未加工表面方向剥离,切屑中热量向工件散发过程受到刀具的阻碍。而顺铣时,切削图形变化较为剧烈,切屑是从未加工表面向已加工表面方向剥离,切屑中的热量可以较为顺利地散发到已加工位置。
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机床刚性较差的情况下,采用顺铣与逆铣相比,可减少振动,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在编 制加工程序时,应采用顺铣方式
选择和制作合适的刀具。
(1)刀具的选择。
铝合金为典型的塑性材料,宜采用前角和螺旋角较大的铣刀,以获得锋利的切削刃。这对提高精加工表面质量的效果是明显的,不过这种刀具在市场上难以获得,需要专门设计和订做。
但即使是采用普通的铣刀,精加工用 刀也应采用新刀,以保持刀刃锋利。 一般认为:高速钢D具红硬性较差,而 P 类硬质合金则因其 TiC含量较高,Ti 与 Al元素的化学亲合性较强,。 较易产生扩散磨损。所以,宜选用 K 系列硬质合金作为加工铝合金材料的刀具材料。
(2)增加铣刀的齿数 z。
选择刀刃数大( 4 以上) 的铣刀能减小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但由于弹簧夹头的夹紧范围是直径小于 16mm的 直柄铣刀,铣刀的齿数 z 也难以再增大。此外,还要考虑内腔轮廓形状对刀具直径的限制。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