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让瑜伽只停留于课堂
瑜伽不只是修行,更是修养。不要让你的瑜伽练习只停留在课堂的75分钟,把瑜伽带出课堂,融入生活。
《瑜伽经》三摩地篇第33条:“培养友善的态度以得到快乐,对于不快乐的要给予怜悯,欣喜拥有善良道德,不理会变坏,如此,心灵可以保有不受干扰的平静。”
你可以在课堂以外不练习瑜伽,但请以瑜伽方式:、诚实、不偷盗、禁欲、不贪婪,对待身边的人、事、物,和一切。
二、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调整练习
瑜伽可以做不到,只要你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一堂瑜伽课,老师必须照顾所有学员的程度来编排体式,这就导致可能有某些体式真的不适合你,必须学会自己控制练习,切不可勉强而为之。
这是您就需要 一张属于自己的瑜伽垫 。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英文:Patanjali,印地语)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关于瑜伽的记载早出现在《吠陀经》的印度经文中,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阐明了使身体健康、精神充实的课程,这门课程被其系统化和规范化,构成当代瑜伽的基础。帕坦伽利提出的哲学原理被公认为是通往瑜伽精神境界的里程碑。
由公元前5000年开始,直到梨俱吠陀的出现为止,约有3000多年的时期,是瑜伽原始发展,缺少文字记载的时期,瑜伽由一个原始的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修行的法门,其中的静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