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虚拟化(FullVirtualization) 完全虚拟化是通过Hypervisor实现对虚拟机底层硬件的完全模拟。它需要将硬件特征在虚拟机中模拟出来,包括CPU指令集、I/O操作、中断、内存访问、时钟、外设等,使得虚拟机Guest OS和其它软件完全不用做任何修改就可以在虚拟机中运行。优点:Guest OS无需改,速度和功能都还不错,更重要的是使用非常简单缺点:基于Hosted模式的全虚拟产品性能方面不是特别优异,超融合,特别是I/O方面。
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
Hypervisor并不对硬件环境进行模拟,超融合总代,物理硬件资源由Hypervisor管理,再由Hypervisor提供资源调用接口API。Guest OS需要通过给定的API与Hypervisor通信。半虚拟化的Guest OS可以在隔离的空间内运行,相互之间并不受影响。 优点:这种模式和全虚拟化相比,架构更精简。由于半虚拟化的服务器会与hypervisor协同工作,其性能要比全虚拟化要高。缺点:需要对Guest OS进行修改。
[存储位置]设置迁移后虚拟机的存储位置。挂载了物理磁盘的虚拟机,禁止迁移存储位
置,请先删除虚拟机的物理磁盘后再进行迁移。
虚拟机的存储位置的设置取决于其运行位置。如果迁移后运行位置是集群,则存储位置
只能选择共享存储磁盘。如果迁移后运行位置是主机,则存储位置可以选择该主机的本地磁
盘或者共享存储磁盘。
勾选迁移完成后,自动启动虚拟机;则迁移完成后,虚拟机自动开机运行。
P2V/V2V迁移功能介绍
迁移数据量评估
? Windows系统,若磁盘类型为简单卷、raid磁盘-简单卷支持优化拷贝。其迁移数据量为磁盘
使用量。若磁盘类型为动态盘则不支持优化拷贝。其迁移数据量为磁盘总容量。
? Linux系统若是使用了LVM,则不支持优化拷贝,反之则支持优化拷贝。
? Windows系统,若使用外置ISCSI存储,超融合测试,其外置存储数据无法被迁移,超融合排行,其迁移数据量只能基于
本地磁盘计算。若使用了外置FC存储,迁移FC存储内的数据只能使用SANGFOR Converter工
具迁移,ISO迁移不支持外置存储,其迁移数据量需以本地磁盘和FC外置存储为基准计算。
? Linux系统使用了外置存储,其外置存储数据无法被迁移,因此迁移数据量只能基于本地磁盘计
算。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