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以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原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完全类似于锗、硅晶体材料,体内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数目少,电阻较高;温度升高,体内载流子数目增加,自然电阻值降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类型很多,使用区分低温(-60~300℃)、中温(300~600℃)、高温(gt;600℃)三种,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寿命长、价格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定点测温的温度自动控制电路,如冰箱、空调、温室等的温控系统。在电他电路中使用热敏电阻就可以检测过量的电流或电池的过热,从而调整充电的速车。
测试热敏电阻很容易,因为您只需要一个数字仪表来测量其电阻。然后用吹风机吹热风,以提高温度。您还需要将温度计靠近它以确定温度。
在实验室中,通常将组件浸入非导热流体中更加准确,该流体缓慢加热。由于温度计将在这种液体中,因此读数将更准确。
通常,冷冻喷雾会将温度降低到25°C以下,吹风机会使温度降低。测量温度也需要高质量的温度计。
充电电池常用的几款NTC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导线绝缘的高精度热敏电阻(使用范围广),***常使用参数:R25℃,
漆包线热敏电阻,快速反应热敏电阻(响应速度快),***常使用参数:R25℃
小黑头热敏电阻,高精度热敏电阻(经济实惠的NTC,缺点是引线不绝缘),***常使用参数:R25℃,
NTC热敏电阻,超薄50μm,高精度热敏电阻,可用于狭小的电池组空间进行温度监测,***常使用参数:R25℃,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