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此种热敏电阻以钛酸钡(BaTio3)为基本材料,再掺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利用陶瓷工艺高温烧结尔成。纯钛酸钡是一种绝缘材料,但掺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如镧(La)和铌(Nb)等以后,变成了半导体材料,被称半导体化钛酸钡。它是一种多晶体材料,晶粒之间存在着晶粒界面,对于导电电子而言,晶粒间界面相当于一个位垒。当温度低时,由于半导体化钛酸钡内电场的作用,导电电子可以很容易越过位垒,所以电阻值较小;内中电阻值以一度比重方式给出(R/R25),该比重示意以后感温下的阻值与25℃时的阻值之比,一般同一系列的热敏电阻器存正在相似的特点和相反电阻感温直线。当温度升高到居里点温度(即临界温度,此元件的‘温度控制点’ 一般钛酸钡的居里点为120℃)时,内电场受到***,不能帮助导电电子越过位垒,所以表现为电阻值的急剧增加。因为这种元件具有未达居里点前电阻随温度变化非常缓慢,具有恒温、调温和自动控温的功能,只发热,不发红,无明火,不***烧,电压交、直流3~440V均可,使用寿命长,非常适用于电动机等电器装置的过热探测。
压力对高分子PTC热敏电阻有何影响?为了正确使用该器件来测量温度,分压器(PD)网络通常是理想的电路布置。聚合物***丝在工作中会伴随有聚合体本身的热膨胀,如果在某些安装情况下导致PTC芯片两端承受较大的压力,热膨胀现象将会被限制,那么PTC有可能出现无法在规定的故障条件下进行有效保护的情况。因此,应该注意不能将热敏电阻安装在限制其膨胀的地方。热敏电阻在一些设备的功率管理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无线话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 等的充电器。
NTC热敏电阻可在交流线路上或是在桥式整流器的直流输出处事联使用,达到***开机浪涌电流的作用。其工作原理是:当电源开关打开时,NTC 热敏电阻处于冷态,电阻值较大,可***流经电阻体的浪涌脉冲电流,在浪涌脉冲电流和工作电流的双重作用下,NTC 热敏电用温度会上升,由于其本身具有负温度系数特性,所以温度升高,电阻值急剧下降。传统的NTC热敏电阻陶瓷材料一般由锰、钴、镍等过度金属的氧化物组成,这类热敏材料B值高,其电阻率高,B值低,其电阻率也低,很难获得高B值,低阻值(B≥3600K、R≤1000Ω)特性的电阻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