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基本条件
1;要有足够大的运动场地,每只公鸡占1平方米以上;母鸡2.5平方米以上。运动场有一点慢斜坡,2/3阳光,1/3阴凉,鸡舍,基础设施要完善;未经严格选种的地方品种均有较强的就巢性,而经现代化选种选配的优良品,一般不具有就巢性。2资金要充足,除鸡舍,基础设施外,用于鸡苗,饲料,药p品的流动资金按公鸡20元/只,母鸡30元/只以上的标准;3技术要精湛;只有具备这3个自身的基本条件,才可能有高的养殖效益!
生产技术资料不同的鸡种其饲养标信、耗料量标准、体重发育标准等都不相同,而这些标准是指导饲养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以体重为例在性成熟时体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以后的产蛋量,若没有有关技术资料则很难将体重控制在合适的水平。目前,增产效果确实显著,且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的优良鸡种有海赛克斯褐壳蛋鸡、罗曼褐壳蛋鸡、新杨褐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等。因此,在引种时必须注意同时取得详细的生产技术资料。
(3)鸡种应对本地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千差万辊,不同鸡种在不同地区的性能表现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对饲料营养要求高:一只高产母鸡一年所产的蛋重量达15-17公斤,为其体重的10倍,由于鸡口腔无咀嚼作用且大肠较短,除了盲肠可以消化少量纤维素以外,其他部位的消化道不能消化纤维素,所以,鸡只必须采食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饲料。不同育种公司由于在育种过程中所采取的培育方法和目标不同也会使育成的鸡种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差异,如有的鸡种耐热性较强,有的对马立克氏病或白D血病的抵抗力强,也有的鸡种在较低温情况下性能表现较好。
料量管理整个生产周期内,种公鸡的饲喂量应该持续保持增加,不允许减料。30 周龄以后,种公鸡大约每两周就应该增加少量的饲料, 以达
到要求的平均周增重。
2.3 体况的评估在每周称重时仍应触摸监测种公鸡的体况,包括丰满度、肛D门颜色及周围羽毛等,种公鸡D胸肌的发育必须坚硬而不能松软。通过典型带动、科技引路,把一家一户的林地充分的利用起来,有利于规模化和产业化,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农民增产增收。不合格公鸡的淘汰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公鸡,适时进行公鸡“替换”,为了获得F佳的受精率,在45 周左右可对种公鸡进行“更新”或“内部替换”,通常互换的数量为25%~30%。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