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农村现在没有城市放发达,但是农村也有城市没有的东西,就比如农村的山里有许多杂草野草,其实很多都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宝贝,它们具有养生和葯用价值,还深受城里人的喜爱。但也由于很多野草被挖,数量也逐渐减少了,今天要说的这种野草情况也是这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它?农村这种野草,果实长得像“鸡冠”,根要200元一斤,遇到请保护它。
这种野草主要是分布在陕西、安徽、福建、西藏等地,看这跨度也能看出,它是一种分布较为广泛的植物,它的学名叫做“竹节参”,在我们老家叫它“鸡头七”,因为它的长出来的果实长得有点像鸡的头冠,所以才这样叫它的。虽然它分布的广,但是野生的基本上都处于高海拔的地区,在零下的温度也能顽强的生长,不过现在也有人进行人工种植。
成熟时,它还会长出浆果,浆果的形状也很特别,半球状,长得就像是鸡的头冠,又像是一朵红色的小伞,果实成熟的表现就是,又红转变为黑,所以在一众野草中,一眼就能找到它。味道不臭,吃起来有点微微的苦味,但是过后会有回甘,也因为味道不是很好,果实是基本上没有人去摘来食用,最多就是用来观赏,你们吃过吗?你们觉得味道如何?
但是它最珍贵的可不是它的叶或者果实,而是它的根,作为一种分布最为广泛的人参属,在古代的悘学书中就有被记载,它被称为“竹节三七”,晒干后,长得就像是白色的蚕,具有很好的止血效用。还有就是小时候过年,父亲都会因为高兴而多喝了点酒,母亲就会拿一片给父亲生嚼下去,立马就能解酒了。虽然它有葯用价值,但是大家还是不要随便食用,要听悘生的安排,这样才不会错。
农村这种野草,果实长得像鸡冠,根要500元一斤,遇到请保护它。正因为它有这么多的用处,所以很多人采挖它,现在越来越少了,不知道在你们的村里还有看到过它吗?不过现在也有人知道了它的价值,进行了人工种植,物以稀为贵,据说一条晒干的根,价格都要500元一斤。现在野生的越来越少了,请大家如果在农村有看见它,请把它保护起来。
由于竹节参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民间用葯历史悠久,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名称。明.《花镜》(陈湨子著于明万历年间):依其具有滋补强壮作用称之为土参、土精、血参;清.《本草便方》按民间“七”葯和根茎外形特点,称之为甜七、竹根七;
1956年叶橘泉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葯》仍称之为竹节三七;《中国葯用植物志》(裴鉴、周太炎著)称之为竹鞭三七、罗汉三七;曾育麟著《中葯形性经验鉴别法》(195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称之为竹节七、竹七;《中葯材品种论述》(谢宗万著,196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称之为萝卜七、白三七;
《贵州草葯》则称之为水三七;《云南经济植物》称之为明七、鸡头七、野三七;《湖北中草葯志》(1978年)称之为白三七;《四川常用中草葯》(四川省中葯研究所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71年)称峨三七,还依根茎形状呈竹鞭状的称为竹根七,根茎尾部形态似芋头的称为芋儿七,如遇石块等阻隔,根茎盘曲生长,特称为“盘龙七”。
1 化学成分
竹节参最主要的成分为皂苷,其量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变化,日本报道其根茎含粗皂苷约23.6%,而我国文献报道其根中含皂苷仅约为5%。除此之外,竹节参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少量的挥发油及无机元素等成分。
1.1 皂苷类成分
根据竹节参皂苷母核结构类型及其R1、R2取代基团的不同,可将竹节参中三萜皂苷化合物分为齐墩果烷型(oleanane type,A)、达玛烷型、奥寇梯木醇型(octillol type,D)及甾醇型等,其中达玛烷型根据其C-6位是否有羟基可分为由20(S)-原人参二醇[20(S)-protopanaxadiol,B]及20(S)-原人参三醇[20(S)-protopanaxatriol,C]分别衍生的一系列皂苷类化合物。竹节参中还含有12-去羟基原人参二醇型皂苷:yesanchinoside I;24位含羟基的原人参二醇型皂苷:yesanchinoside H;C5-6为双键的原人参三醇型皂苷:yesanchinoside G、notoginsenoside G,
1.2 氨基酸
竹节参中总氨基酸量为13.704%,其中有7种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4.777%,占氨基酸量的34.89%。陈永波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法检测发现,竹节参主要含有17种水溶性氨基酸,其中含有一定量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硫氨基酸较少,不含胱氨酸。
1.3 糖类
竹节参中总糖的量约41.51%,其中多糖18.33%、低聚糖19.98%,还原糖3.20%。大谷弘等从日本生长的竹节参分离出2种具有活化网状内皮系统作用的多糖,即竹节参多糖(tochibanan)A、B。
1.4 挥发油及无机元素
竹节参约含挥发油0.016%,其中主要成分为β-檀香烯(β-santalene)、β-金合欢烯(β-far-nesene)。在检测出的15种无机元素中,有6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为30.97mg/g,3种人体必需大量元素质量分数为16.19mg/g。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