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组织的ISO9000认证体系的有效期,很大程度体现在记录上面,所以一个组织按照标准进行了有效的记录,那么这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必当是有效的。二、ISO9000认证设计的更改:1、在产品制造、安装、使用等过程中,提出设计更改及顾客的设计更改信息的接收部门,均应用文件的形式将之传送到技术部,技术部对接收到的设计更改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指派相应的人员进行验证和确认。笔者曾将这些记录与ISO9000∶2015规定的质量记录进行过对比,发现二者在出发点、重点、具体名称等方面的确有些不同,前者有的后者有的没有,后者有的前者也有的没有,但相同的部分却完全可以相互借用(后者借用前者),完全不必要另外搞一套。
一、ISO9000认证记录的作用
a)可以作为审核报告(包括内审和外审)的依据;
b)作为备忘、核实的依据;
c)记录是一种查阅、追溯的参考,可以作为一种溯源工具。
二、ISO9000认证记录的要求
a)体系的记录应清晰方便追溯,所有的ISO9001认证质量记录应字迹清晰,并可分清是指何种产品。供方应在双方同意的期限内保存好质量记录以证明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b)记录的内容应当准确、具体;
c)记录应保证及时性,应当是当场记,而不是事后补记。
记录可分为笔记式、记录表式两种,用到最多的就是记录表,记录表的形式在内审和外审中也有相应的应用。
组织在运行ISO9000认证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时,涉及的要点如下:
1、当发现有潜在不合格事实时,根据问题的影响程度,ISO45001认证新版,由研发部召集有关部门评审不合格事实,指定潜在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将不合格事实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上,并传递到责任部门。该ISO9001:2015标准的服务行业指南,将使服务提供者更好地实施ISO9001:2015标准,更容易实现其效率。责任部门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并实施ISO9000认证预防措施,生产部跟踪验证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对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做出是否进行更改的结论。
2、在实施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过程中,总经理负责配置必要的资源,在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部门时,协调出现的问题,并监督措施的实施情况。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与组织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本土审核员则必须要独立的ISO9000认证管理评审计划、记录(按ISO9001认证的条款打勾)、报告和整改跟踪等,从而鼓励组织脱离实际去搞形式上的对应。ISO9001认证标准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原则要求,如何将这种要求得到充分的贯彻并确保体系的效率和有效性,关键是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应体现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更应该紧密结合组织的经营宗旨、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管理特色、产品特点和核心竞争力及其它方面的具体情况。然而,不同的管理体系可以有相同的管理原则和方法,ISO9001质量认证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结合或整合。
3、由于采取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变更,按ISO9000认证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ISO9000认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相关记录由生产部负责保存,保存期三年。
ISO9001质量认证过程方法,即: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时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可称之为 '过程方法';或系统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成为称为ISO9000过程方法。与过程方法紧密相关的另一重要原则是'管理的系统方法',它明确了'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而对于C类产品,可由检测部门对其配合尺寸、外观尺寸和外观质量进行检测来认可样件,对ISO9000认证体系的运行可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将'过程方法'与'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应用于建立、实施与保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就要求组织应当系统地识别和管理自己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结果的目的。这就是ISO9001:2015新版标准对'过程方法'的说明。
为了对组织的ISO9000认证能有效控制,必须清楚的识别和管理各个单个活动过程,并能清晰的掌握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形成并影响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必须采用过程方法进行控制,以达到期望的结果。
在ISO9000认证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时,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应充分理解和满足要求;
b、应从增值的角度考虑每个过程;
c、能否获得过程的业绩和过程的有效性结果;
d、应持续改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