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
(1)灌木的养护修剪。应该使植物保持一个较为饱满的圆球形,可以将植物的枝干进行内部较高外部较低的修剪方式进行修剪,并使得各种丛生的枝杈能够得到较为均衡的生长。对于种植时间较长的植物,可以将灌木的较老的树枝进行修剪,并有规划地对老的枝杈进行分批修剪,以便有新的树枝能够生长出来。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栽培为高大形状的大型树木,则可以保留其较老的枝杈。对于一般的灌木,可以将其经常长出在外面,不够整齐的枝干进行修剪,已达到使灌木丛在形状上保持整齐的效果。如果是一些有特殊造型需求的树木,则可以不用进行修剪。在园林绿化中,对于残留一些花朵或果实等植物,为了保证整个园林景观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需要将其进行摘除和修剪,以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部分对养分进行消耗。
(2)绿篱的修剪。在绿篱进行定植后,需要根据其具体的生长情况和设计需要的高度和形状进行有效地修剪,为了使得枝叶能够较快速地生长出新的枝叶来,一般可以将枝头减去1/3左右,剪口的高度需要控制在10~5cm,不仅可以保证剪口不被暴露出来,同时还可以对绿篱进行有效的修剪。在对绿篱进行修剪时,需要注意将枝叶剪的整齐完整,不要出现高低不一等现象,以保证植物外形的美观一般每年需要对植物进行2次及以上的修剪。
(3)落叶乔木的修剪。一般对于中间枝干较粗,主轴枝干较为显著的植物,应尽可能地将植物的主要枝干的枝芽进行保留,如果这些主轴枝干的顶芽受到损伤,则可以选取该枝干上其余生长较为端正的枝芽进行替代,培育出新的主轴枝干。如果植物的主轴枝干并不明显,则需要选取中心位置生长情况较良好,生长较直的枝干进行培育,将其培养为主轴枝干,已到达树木之后能够生长高大、形状较好的效果。
原则全1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要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在预测、预报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已经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治理、防止蔓延成灾,病虫害发生率应控制在10%以下。病虫害的药1物防治要根据不同的树种、病虫害种类和具体环境条件,正确选用农1药种类、剂型、浓度和施用方法,使之既能充分发挥药1效,又不产生药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喷药应成雾状,做到由内向外、由上向下、叶面叶背喷药均匀,不留空白。喷药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阴雨或高温炎热的中午不宜喷药。喷药时要注意人和庭院饲养宠物的安全,喷药范围内有鱼池时要适当遮盖后喷施。对药械难以喷到顶端的高大树木或蛀干害虫,可采用树干***法防治施药,要掌握有利时机,害虫在孵化期或幼虫三龄期以前施药***为有,***病害要在孢子萌发期或侵染初期施药。挖除地下害虫时,深度应在5~20cm以内,接近树根时不能伤及根系。人工刮除树木枝干上介壳虫等虫体,要彻底干净,不得损伤枝条或枝干内皮,刮除树木枝干上的腐烂病害时,要将受害部位全部清除干净,伤口要进行消毒并涂抹保护剂,刮落的虫体和带病的树皮,要及时收集烧毁。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