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1.桩身断裂
(1)、 现象:在压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施压油缸的油压显示突然下降并引起机台抖动,此时可能是桩身断裂。
(2)、 原因:
①、桩材加工弯曲度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②、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③、插桩不垂直,在压入一定深度后,用移机方法来纠正,使桩身产生曲折。
④、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
⑤、桩材混凝土强度不够,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未被发现。
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
(1)、现象:沉桩压力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但桩尖未到达设计的标高位置。
①、工程地质情况未能勘探清楚,尤其是持力层的标高起伏不明,致使设计考虑的持力层或选择的桩尖标高有误;
②、局部有坚硬夹层或砂夹层;
③、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如大石头、旧埋设物等;
④、群桩挤土效应导致桩入土阻力增加;
⑤、桩机压力过小。
(3)、预防措施:
①、工程地质情况应详细勘探,做到工程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相符;
②、合理选择持力层或桩尖标高;
③、遇有硬夹层或砂夹层时,可采用先钻后压法(预钻孔)穿透硬夹层,以利沉桩。
④、先用回转钻孔机进行预钻孔取土、调整施工顺序(先施工沉桩困难的桩)、在工程场地布置应力释放孔和沟槽、减缓沉桩速度等,以减少挤土效应对工程场地的影响,释放土压力;
我国于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PC管桩,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研制PHC管桩,1992年我国制定***标准GB13476-199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底,***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不含台湾地区厂家),年产量达到3亿米,年应用量将近2.6亿米,产值可达350亿元,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也近250亿元,形成产业链产值达600亿元,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在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总产值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