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立面
温室四周覆盖材料采用5 6 5中空玻璃。
温室在夏季从围护结构部分和热风渗透进入的热量很大(占温室热量吸收的30~50%)。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提高温室围护结构的保温密封性能,特别是提高温室覆盖材料的保温性能和型材气密性能是防止温室外部热量渗入的方法。
自然通风系统1、自然通风系统包括轨道推杆顶开窗,开窗驱动系统采用国内齐鑫产品。
温室屋面采用单面齿轮齿条推杆开窗方式,参见下图是顶开窗应用实例,温室天窗尺寸4*1m,温室顶窗沿屋脊方向单面布置,开窗面积约占整个温室面积的6%。开窗机构驱动系统采用WJN40-2.6减速电机及齐鑫轨道推杆专用齿轮齿条,传动轴及推杆为国标镀锌钢管。此遮阳幕系统为托幕线系统,即遮阳幕安装挂在托幕线上,托幕线承担全部遮阳幕的重量。
电控制系统
温室各需配置一套强电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通过人工操作实现对自然通风
系统、室内遮阳系统、室外遮阳系统、风机-湿帘降温系统等设备的集中控制。
温室内所有主要电源线均放在金属线槽中。
进线采用三相五线制,温室主体做接地处理。
控制强电柜采用国标产品。室内布线采用金属桥架,导线采用RVV塑料护套线。
简单说明
1电控箱放置于温室内,便于温室内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2温室内导线采用防潮型绝缘导线。
3 温室内采用TN-S接地系统;装有漏电开关。
4用户将三相五线电源接进温室内电控箱上,电源上下波动不超过±10%,电气设备使用环境温度-10℃~40℃。
5主线部位布置线槽,支线管。
自动控制系统
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温室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适合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通过改变温室大棚环境设定目标值,可以自动地进行环境气候调节,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对作物生长状况的改变难以及时做出反应,难以介入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室内遮荫系统是在温室骨架拉接金属线或塑料网线作的支撑系统,将遮阳网安装在托膜线上。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自主开发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大棚及引进的国外设备都属于这种控制方式。
智能化控制
温室大棚控制技术沿着手动、自动、智能化控制的发展进程,向着越来越***、功能越来越完备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温室大棚环境控制朝着基于作物生长模型、温室大棚综合环境因子分析模型和农业***系统的信息自动采集及智能控制趋势发展。
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的。而温室大棚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该技术的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
玻璃温室通风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温室的余热及温室内的水分, 调整温室内空气成分, 排除***气体,使温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等条件适宜植物生长的要求。
一般采用电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室外遮荫系统是在温室骨架外另安装一遮荫骨架, 将遮阳网安装在骨架上,遮阳网可以用拉幕机构或卷膜机构带动, 自由开闭。
蒸发降温过程中必须保证温室内外空气流动,将温室内高温、高湿的气体排出温室, 并补充新鲜空气, 因此必须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目前采用蒸发降温的方法有湿帘--风机降温和喷雾降温。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