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栓皮槠的树皮采收极限为16次(这已经跨越了一个半世纪),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在葡萄牙南部的阿连特茹地区,有一棵名叫“惠斯勒树”的国宝级栓皮槠(树干周长4.15米,树高14米),它的初个采收年为1820年,但在2000年6月进行的第20次采收,仍然收得650公斤树皮;而在上一个采收年——1991年,收获树皮1000公斤,足够为10万瓶红酒提供软木塞。如果幸运的话,预计在下一个采收年——2009年,这棵树生产的软木塞总数将会凑足100万个。
不少人肯定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开葡萄酒的时候,不小心把软木塞弄断了,只取出了上半部分。那么,软木塞公司,剩下的一半该怎么处理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操作步骤。
1、观察卡在瓶内的软木塞状态。如果酒的封套还是裹在瓶颈的位置,软木塞生产厂,用开瓶器上的小刀把它整个移除,便于稍后的操作。
2、用一块方巾小心擦拭瓶口,轻柔地清理裂处的碎屑,防止在接下来的操作中不小心把木屑掉落到酒里。
3、准备一张咖啡滤纸、纱布或者其他的滤网,再准备一只滗酒器或者小型醒酒器,以防万一有木屑掉到酒里可以马上过滤处理。
4、重要步骤:将瓶身倾斜45度,从塞子断裂处正对的方向小心地缓缓钻入木塞,这时候因为受力是倾斜朝向瓶壁的,不会把剩下的木塞推下去。钻进去之后小心地把软木塞提上来,注意动作一定要慢。如果发现断裂的木塞比较短,不要犹豫,直接钻透。
5、如果你发现断在瓶口里的塞子已经完全酥软松碎,开瓶器如果钻进去简直不堪一提就会粉碎,通常这都是比较老的葡萄酒了,木塞已经被酒业浸透,而且老化了。其实对于老年份的葡萄酒,从一开始就应该果断用双片老酒开瓶器,开瓶更安全,可以直接把瓶塞提上来,一般很少会断塞。不过这个时候如果断塞已经发生,也可以试着用双片老酒开瓶器试着把断在里面的软木塞提上来。
假如拔除软木塞过程中,发现木塞已经断裂,但尚未完全断开,此时,先将拔除器完全退出,之后,从断裂口的正面,以45°角旋转进入,理由是断裂处的部分比较脆弱,而折断口的对面处比较能承受拔除器拔出时的力量。
拿什么东西去塞住酒瓶,这是自从瓶子出现以来一直困扰着美酒爱好者的问题。到如今,瓶塞材质也变得五花八门,但主要的还是软木塞,占据***葡萄酒瓶塞市场的70%,其他像合成塑胶瓶塞、螺旋盖和玻璃瓶塞等其他品种的塞子一直通过竞争不断与软木塞争夺着瓶塞的市场。那么软木塞和螺旋盖那种更好呢?
早在中世纪末,拥有悠久酿酒史的欧洲人就发现了软木塞在保存葡萄酒的妙处。他们发现,这种由天然橡木皮切割成的软木塞能很好地保证瓶内之酒呼吸通畅,延长葡萄酒的保存寿命。而也就在软木塞流行之初,玻璃瓶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优点是历史传承;天然可再生资源;有利于葡萄酒的瓶陈等。
直到1964年,螺旋盖才进入人们的生活,攀枝花软木塞,但是其很快占领市场,澳大利亚就是螺旋盖使用非常普及的产酒国。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出产天然软木塞品质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因此人们开始加工部分软木塞来满足需求。因为那些不达标的软木塞可能会TCA而导致葡萄酒变质,所以人工合成酒塞就用了用武之地。螺旋盖的优点是价格实惠;不存在软木塞污染;使用寿命长;螺旋盖易于开启等。
旧事物与新事物、传统与革新共存的局面或许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新生事物蓬勃发展,软木塞图片,同时也促进传统产品不断自我提升。不管这场争论的结果如何,对葡萄酒消费者来说,终归是一件好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