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皱木复合病
皱木复合病(Rugose wood complex)在指示植物上表现4种症状类型,分别为沙地葡萄茎痘病(Rupestis stem pitting,RSP)、克勃茎沟病(Kober stem grooving,KSG)、LN33 茎沟病(LN33 stem grooving,LNSG)和栓皮病(Corky bark,CB)。与皱木复合病相关的病毒有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葡萄病毒B(Grapevine virus B,GVB)葡萄病毒C(Grapevine virus C,GVC)葡萄病毒D Grapevine virus D,GVD)和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 virus,GRSP***)。现已明确,GVA是克勃茎沟病的病原,GVB是葡萄栓皮病的病原,GRSP***是沙地葡萄茎痘病的病原。葡萄开花前7-10天,结果枝在花穗以上保留2-3张叶片、营养枝保留5-6张叶片摘心,主蔓延长枝到立秋前后摘心。GVC和GVD与这些症状类型的关系尚不明确。皱木复合病的葡萄,生长减弱,植株矮小,春季萌芽延迟,某些感病品种,种植后几年内即;部分植株嫁接口上部肿大,形成“小脚”现象;有的嫁接口上部树皮增厚,木栓化,***疏松粗糙;嫁接口附近的木质部和树皮形成层常可见凹陷的茎痘斑或茎沟槽。该病对葡萄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延迟萌芽,***生长,产量和嫁接成活率降低。根报道葡萄皱木复合病后,产量可减少14%~70%,嫁接成活率降低40%,生长量减少30%。
寿光市鲁粒大棚葡萄苗木繁育基地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培育无病毒苗木
1、组培快繁
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可加速葡萄无病毒苗木生产,能够尽快满足市场对葡萄优新品种无病毒苗木的巨大需求。我国葡萄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技术已逐渐成熟和完善,可大量快速繁育葡萄无病毒苗木。
2、田间防治
在栽培葡萄无病毒苗木的同时,必须加强病毒病的田间防治工作。无病毒葡萄园应选择3年以上未栽植葡萄的地块,防止残留在土中的线虫成为侵染源;园址距离普通葡萄园20米以上,防止粉蚧等介体从普通园中传带病毒。对现有的普通葡萄园,如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拔除后将扇叶病株根系周围的土壤用杀线虫剂进行消费处理。葡萄病毒病害中,分布***广、危害***重的是葡萄扇叶病、葡萄卷叶病、葡萄皱木复合病和葡萄斑点病。如发现卷叶病和皱木复合病的粉蚧等昆虫媒体,应进行化学防治。
危害特征:
刺蛾寄主范围极广,其主要为害的园林植物有悬铃木、银杏、火棘、梅花、紫荆、***、杨树、海棠、红叶、冬青、枫杨、柳树、丁香、白玉兰、月季、油茶、刺槐等。
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巨峰葡萄,属中熟类、四倍体品种,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大井上康于1937年用石原早生为母本,森田尼为父本杂交培育。1959年引入中国,并在***各地大面积推广,成为深受果农欢迎的主栽品种。
巨峰葡萄是生产中的主栽品种之一,适应性强,抗病、抗寒性能好,喜肥水。果实穗大,粒大,平均穗重400-600克,平均果粒重12克左右,大可达20克。硬质种子,如文竹、牡丹、九里香、百日红、瑞香等,要先在40℃的热水中浸泡48小时左右再播入盆土中,经过20天~30天即可萌芽生长。8月下旬成熟,成熟时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肉较软,味甜、多汁,有草莓香味,皮、肉和种子易分离,含糖量16%。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