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测力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
电阻应变计与应变粘结剂
电阻应变计应具有较佳性能,要求灵敏系数稳定性好,热输出小,机械滞后和蠕变小,应变量为1000×10-6时疲劳寿命可达108,电阻值偏差小,批次质量均一性好等。应变粘结剂应具有粘结强度大,抗剪强度高;弹性模量较大且稳定;电绝缘性能好;具有与弹性元件相同或相近的热膨胀系数;蠕变和滞后小;固化时胶层体积收缩小等。粘贴电阻应变计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胶层厚度,因为粘结强度随胶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制造工艺流程
		 
			  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决定了,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有些工序必须手工操作,人为的因素对测力传感器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制订科学合理并可重复的制造工艺流程,并在其中增加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工序,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测力传感器电阻应变计具有与弹性元件相同或相近的热膨胀系数,蠕变和滞后小,固化时胶层体积收缩小等,张贴电阻应变计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胶层厚度,因为粘结强度随胶层厚度的增加而下降,这是因为薄的胶层需求更大的应力才能变形,不易发生流动和蠕变。
1、在正常使用时,应选择传感器的范围以考虑测量的力值,轮辐式力传感器品牌,还要考虑辅助工具的重量等,通常选择传感器范围是(测量 工具)×1.2~1.5倍;
2、动态使用时,传感器的范围通常选择大于测量力的3~5倍;
3、考虑到当设备的至大输出时,有必要考虑脉冲对传感器的影响,因此选择时传感器的范围是过冲的两倍以上。
测力传感器的检验目的是树立力值的巨细和输出信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测定力值的方法较多,可用与已知重力相平衡的方法来测力,轮辐式力传感器采购,也可用与力成比例的各种物理现象,如弹性、压力、压磁等效应来测力
	
测力传感器的处理工艺有哪些?
冷热循环法
冷热循环稳定性处理工艺为- 196℃×4小时/190℃×4小时,循环3次,可使残余应力下降90%左右,并且***结构稳定,微量塑性变形抗力高,尺寸稳定性好。释放残余应力的效果如此明显,一是因为加热时原子热运动能量增加,点阵畸变减小或消失,内应力下降,上限温度越高,原子热运动越大塑性越好,越有利于残余应力释放。二是因为冷热温度梯度产生的热应力与残余应力相互作用,使其重新分布而获得残余应力下降的效果。
如果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不合理,无论弹性体的加工精度多高、粘贴的电阻应变片的品质多好,测力传感器都以达到较高的测力性能。
因此,在测力传感器的选择过程中,弹性体的结构型式至关重要。
弹性体的设计本属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范围,但因测力性能的需要,其结构上与普通的机械零件和构件有所不同。
普通的机械零件和构件只须满足在足够强大的安全系数的强度和刚度即可,对在受力条件或构件上的应力分布情况不必严格要求。
然而,对于弹性体来说,除了需要满足机械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外,必须保证弹性体上粘贴电阻应变片部位(以下简称“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弹性体承受的载荷(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了提高测力传感器测力的灵敏度,还应使贴片部位达到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