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肉顺应消费升级需求
根据屠宰后所采用的不同冷却工艺标准,猪肉包括三大类,即热鲜肉、冷鲜肉及冷冻肉。其中,冷冻肉由于过程中冰晶体积增大,肉的***结构被***,解冻过程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口感风味差,因而其市场占有情况一般。
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截至目前,热鲜肉占china猪肉消费的大部分。尽管有机构的研究数据指出,热鲜肉消费量占猪肉总消费量的比例已经由2005年的近89%降至2015年的60%,但就比例来看,其仍旧大幅超过冷鲜肉。
冷鲜肉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另外,冷鲜肉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成熟过程,质地柔软有弹性,汁液流失少,口感好,滋味鲜美。
1、安全系数高
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著提高。
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营养价值高冷鲜肉在标准温控下,有序完成了僵直,成熟这一过程,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软化,很利于***的消化吸收,且食用前无须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xijun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
2、营养价值高
冷鲜肉遵循肉类生***学基本规律,在适宜温度下,使鲜肉完成成熟这一过程,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软化,嫩度明显提高,非常有利于***的消化吸收。无杂色,无肌肉风干现象,无白、黄、绿斑、紫斑、污血,过多冰衣,无白霜,按标准部位分割,外包装无破损,有生产日期。且因其未经,食用前无须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克服了肉的这一营养缺陷。低温还减缓了冷鲜肉中脂质的氧化速度,减少了醛、酮等小分子异味物的生成,并防止其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3、感官舒适性高
冷鲜肉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色泽鲜艳,肌红蛋白不会褐变,此与热鲜肉无异,且肉质更为柔软。因其在低温下逐渐成熟,某些化学成分和降解形成的多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积累,使冷鲜肉的风味明显改善。
冷鲜肉的售价之所以比热鲜肉和冷冻肉高,原因是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多道严格工序,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成本较高。猪肉生鲜验收标准一、冷鲜肉类验收标准:1、色泽:具有其固有的正常颜色,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合格与不合格的冷鲜肉,单从外表上很难区分,两者仅在颜色、气味、弹性、黏度上有细微差别,只有做成菜后才能明显感觉到不同:合格的冷鲜肉更嫩,熬出的汤清亮醇香。
要以冷冻、冷藏方式储存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肉类
低温可以***微生物的繁殖。④更营养,口感更好,排酸过程中,核蛋白三磷酸腺苷分解***终产生磷酸,使肉的香味增加。故为维持肉类的鲜度,无论是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均要以低温储存。在加工处理前,都要预冷10~15分钟。所以,超市要具备进出货预冷场地,执行遇冷流程,防止由温差造成肉汁渗漏,以致肉质变差。冷冻肉类应在-18℃以下的冷冻库储存,冷藏肉类应在-1℃~1℃之间的冷藏库储存。冷库内贮藏的肉类不要堆积过高,且不要紧贴墙面,须离墙面5公分以维持冷风正常循环,否则会影响品质。存放时,商品严禁和地面接触,冷库内要用货架放置肉类。
处理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10℃~15℃左右
肉类在低温下加工处理是维护肉类鲜度的良好方法,低温可以***微生物的繁殖,使肉类不易变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