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板、下平板,上平板开有上通槽,上通槽的底部连接底围框,底围框连接顶碳化板,上通槽与底围框内装入上电加热板,上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温控器,导线连接电源,上平板的4个角均开有圆通孔,圆通孔粘接螺纹套,螺纹套连接锁紧螺杆,下平板开有下通槽,下通槽的顶部连接顶围框,顶围框连接底碳化板,下通槽与顶围框内装入下电加热板,下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温控器,底碳化板与顶碳化板之间放置z刺预氧丝预制体,下平板的4个角均开有螺纹孔,锁紧螺杆的底部连接紧固***圆板,紧固***圆板位于下平板的底部,转动锁紧螺杆、锁紧底碳化板与顶碳化板。
预氧丝是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重要阶段,至今对预氧丝的研究还很少,对辐照下预氧丝微观结构的演化研究也很少。对预氧丝进行γ辐照,采用XRD、SAXS、EDS等表征预氧丝在辐照下的微观结构演化,进一步采用XRD、Raman、SAXS、SEM对辐照后的碳纤维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力学性能分析,探讨碳纤维在γ射线辐照下微孔结构的演化与力学性能提升之间的关系。为了初步探索Y辐照预氧丝微观结构的演变,采用XRD,SAX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氧丝(002)层间距在辐照后从3.4824nm减小到3.4513nm,回转半径从1~5nm增大到1~6nm(Air)和1~7nm(Ar),微孔半径也从1~7nm(原样)增大到1~8nm(Air)和1~9nm(Ar),尺寸较小的微孔体积分数变小,尺寸较大的微孔体积分数变大,证明γ辐照使得预氧丝的微孔增大。
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从PAN 纤维制备碳纤维的早期研究过程中,人们就认识到清楚了解预氧丝
在碳化裂解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必要性。Watt 等[8-12]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收集和分析预氧丝在不同温度碳化后裂解出的气体,并结合裂解后纤维性质的变化推测出所发生的化学裂解反应。
由于预氧化后所得到预氧丝含有大量未环化的线形分子链,在低温碳化阶段,这些非梯形聚合物链段发生裂解反应释放出大量的小分子气体以及b烯腈二、三甚至四聚体化合物[13],后者会形成焦油黏附在炉管出口处。而在高温碳化阶段主要释放HC N 和N 2。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