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的程度跟烘焙的时间长短,会影响到咖啡的失重比。
生豆中水份占约11%左右,烘焙完水份占约2%左右。所以水份失重比9%左右,生豆跟熟豆的失重比约13%—17%,扣掉水份占的比例9%,所以咖啡豆其他成分的失重约4%—8%。也就是有4%的成份差异......简单来说,就是咖啡萃取,有些深焙豆要用到1:13的萃取比例才会好喝,有些浅焙豆要用到1:18甚至1:20的萃取比例才会平衡。
大致上来说,咖啡的可溶解物质大概是30%。其中有20%是我们所要萃取出来的好的成份,另外10%是后段的杂味涩味不好的成份(所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咖啡师会去尾)。但凡事总有例外,商用全自动咖啡机,如果有咖啡豆连后段10%的风味也是好的,是否也应该也要萃取出来才是一杯风味完整的咖啡呢?
试着在冲泡完一杯所谓的精品咖啡之后,破开粉床闻看看咖啡粉渣是否还有香气?如果有,说明你的咖啡还有部分香气的物质没有萃取到,所以粉渣还有香气。
以浅焙咖啡豆(以花蝴蝶为例)来说,前半段多是以酸香成份为主,后半段多是以甜味跟油脂为主,也就是酸香成份的溶解速度比较快,甜味跟油脂的溶解速度比较慢。
再回到一开始所说的影响萃取的条件,粉多、磨细、水温高、水流细都是加强前半段风味的萃取。那后半段呢?当然占的比例就会很少了,甚至有时候喝起来会有后半段空掉的感觉,整杯咖啡的平衡感就会不见了。
因为粉多磨细水温高水流慢,优瑞XS9全自动咖啡机,一些浅焙咖啡味道会偏酸,这个时候试著降低前半段的萃取浓度,就会得到后半段的风味,不过降太低只会得到一杯甜水。
经验大总结
如果你使用的咖啡粉重量是一人份(15克左右)可以参考如下的建议。
1、研磨度:跟砂糖颗粒大小一般的粗细是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研磨度。可以用手指去搓揉砂糖颗粒跟咖啡粉颗粒比较。
2、冲煮时间:一般冲煮时间在1分40秒到2分钟之间。时间越长咖啡中被萃取出来的物质会越多,清水镇咖啡,注入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咖啡味道会越浓,咖啡豆销售商,但同时也会增加味道变得明显有苦涩的风险。
3、冲煮温度:根据你的咖啡豆烘焙度你会需要调整你的冲煮温度。如何调整可以参考下列数据:
浅度烘焙:摄氏90-92度
中浅烘焙:摄氏87-90度
中度烘焙:摄氏85-87度
中深烘焙:摄氏83-85度
深度烘焙:摄氏80-83度
一般来说烘焙度在咖啡豆的外包装上都会有标明的。如果你觉得一个温度下冲出来的咖啡有明显的苦涩感就可以试着降低水温,太淡而且味道单薄可以试着稍微提高水温,一次调整2度是不错的选择。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