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店生产的玉王
价格:220.00
笔者家中藏有一枚石质古***,印面文字为“汪氏太庙写真之章”,为明末皖南歙籍***印人李希介所刻。从该印的边题中知悉,***是作者应邀为汪公太庙“写真”即人物画专用,以“祭祖越国公汪华等辈”,“时在壬午之孟冬月”,即1642年,为明代崇祯十五年。“汪公”即汪华,为隋唐之际安徽绩溪人,原为农民起义军***,拥兵十万,声势浩大,曾攻克江南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号称“吴王”。后归附唐皇,封越国公,亦称“越王”,死后民间尊为“汪公大帝”。汪华即是徽州汪姓的始祖,民间曾建有多处的“汪公庙”和“汪王庙”,将汪华当作***菩萨而顶礼膜拜,浙皖一带的民间旧时每年都要举办不同规模的祭祀活动,此枚“太庙”的“写真之章”,显然不是一般小庙中的遗存物。依据封建时代的宗法礼教,太庙应当是***高的建筑祭祀规格,只有封了王位并受到百姓的一致拥戴,甚至上升到了“神”的地位才能享有此殊荣,其规模也是相当宏大的,因为它毕竟是“帝王的祖庙”。据查史料记载,这座“汪公太庙”即坐落于汪华故里、人称“汪王故城”的绩溪县瀛州乡汪村。太庙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总占地34亩,附建园林。其中庙宇建筑占地1500平方米,殿宇宏敞,前后五进,为仿金銮殿式。明嘉靖年间由绩邑兵部尚书胡宗宪主持重修一次,清同治年间部分毁于洪水,建国初期和十年***期间则遭彻底损毁,殊为遗憾。此方***高22厘米,边宽8厘米,硕大方正,重达3500克,为罕见之巨印。材质为浙江青田冻石,质地温润细腻,雕有大***狮印钮,形象威猛雄健。印面篆刻为细线朱文,刀法精湛,文字既循规蹈矩,又线条流畅、丰满生动,***宋元趣味。尤为难得的是,印身有作者李希乔的“为汪氏太庙造写真印并引之邓氏铜山故事以训之”,共计170余字的长篇题跋。内容系借用《史记》一书“佞辜列传”篇中汉文帝时那位不学无术、专事***逢迎、***附上,尽管拥有铸钱的铜山,但***后仍落得饿死长安街头的“黄头郎”邓通的故事,以告诫训诲汪氏子孙后代,其用意深邃,富含哲理,给人启迪,发人深思。古印的另一面为清末吴岳对该印的一篇具八十余字的观赏跋文,评介客观中肯,亦为难得。世事沧桑,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民间众多大大小小的“汪公庙”、“汪王庙”早已损毁而荡然无存,包括这座“仿金銮殿式”宏伟的“太庙”,由此不能不使人深深地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