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打印机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激光打印机发展历史激光技术出现于60年代,真正投入实际应用始于70年代初期。此传感器是使用布雷格衍射产生的0级光,不产生偏转,从而经多面转镜反射后具有照射位置固定的特点,将其作为同步信号,用来控制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起停,可保证扫描间距一致,消除上述误差。早的激光发射i器是充有He-Ne气体的电子激光管,体积很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限制。70年代末期,半导体技术趋向成熟。半导体激光器随之诞生,高灵敏度的感光材料也不断发现,加上激光控制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迅速成熟,并进入了实际应用领域。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在静电复印机的基础上,结合了激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继研制出半导体激光打印机。这种类型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好、速度快、无噪音,所以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光打印机原理由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经反射镜射入声光偏转调制器,与此同时,由计算机送来的二进制图文点阵信息,从接口送至字形发生器,形成所需字形的二进制脉冲信息,由同步器产生的信号控制9个高频振荡器,再经频率合成器及功率放大器加至声光调制器上,对由反射镜射入的激光束进行调制。多线同时偏转扫描:是指在高频驱动电路中同时产生9个不同的频率,经合成后送至偏转调制器中。调制后的光束射入多面转镜,再经广角聚焦镜把光束聚焦后射至光导鼓(硒鼓)表面上,使角速度扫描变成线速度扫描,完成整个扫描过程。常用的激光扫描系统工作原理激光扫描是用来产生非常小的光点,用于高质量的文字及图像的印刷,常用的激光扫描系统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物质两端设置两块相互平行的反射镜(栅极),这两块反射镜之间构成了一个谐振腔。激光器是激光扫描系统的光源,具有方向性好、单色性强、相干性高及能量集中、便于调制和偏转的特点。谐振腔的一块反射镜为全反射镜,另一块为半反射镜,当工作物质受激,原子自发辐射的光子在谐振腔内不断地来回反射,辐射出的光子不断增加。当谐振腔内叠加的光子增加到一定量时,就会穿透半反射的反射镜面发出一束非常强的光,这就是激光。这样发出的光束非常集中,几乎没有散射,只要我们利用控制技术将光波波长控制在700~900nm(纳米),这样所产生的激光就可以满足激光打印机感光鼓的***需要。激光打印机为何采用广角聚焦镜为使扫描器产生的扫描光束集成规定的大小,并在感光鼓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应采用较好的光路系统。如果要打出一个“一”字,就要i射出很多的子i弹,沿“一”字方向打出很多的孔,形成一个“一”字点的横向排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点阵排列”,是后面要讲“点阵图像”的技术基础。光路系统根据透镜处于扫描器的前后位置,分物镜前/后型两种形式,由于物镜后型在扫描较大图形时失真严重,很少采用。物镜前型扫描线较直,但亦有失真,由于后来生产的激光打印机中,采用多个透镜组合在一起的广角聚焦镜,焦距为300毫米,多面转镜的物距为37毫米,失真度仅为0.0011%,已能完全满足激光成像的要求。)
苏州腾技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姓名: 韦总 先生
手机: 18036837259
业务 QQ: 2405783458
公司地址: 苏州市滨河路588号2期A座1110室
电话: 0512-68059935
传真: 0512-6805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