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办理公司点击了解更多 东莞佳维企业管理咨询
ISO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的目标管理思想:目标管理,是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提出并倡导的一种科学的的管理模式。它是根据注重结果的思想,先由***管理者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然后由***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模式。显见,目标管理模式的实施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确定总体目标,再是目标分解,然后是资源配置,后是检查和反馈。目标管理模式的优点非常显著:首先,它使***的运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使每个人都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其次,它结合了人性管理的思想,促使下放,强调员工自我控制,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再次,它为业绩的检查反馈和效果评价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基础。正如目标管理的创始人杜拉克指出的: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地影响着***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部门,目标管理都是必需的。众所周知,标准注重过程管理的思想。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是,ISO标准也反映了目标管理的思想,并将越来越重视目标管理的思想。这一点从版标准中已可看出端倪。版标准指出,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承诺。基于这一条款的要求,事实上,有些***在贯标的过程中已或多或少地导入了目标管理的做法,其用于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遗憾的是,因为94版标准中对质量目标的概念描述得比较模糊(没有定义)而且也没有明确做法,所以各有各的做法,导入的程度也各异。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模糊也导致了某些***在贯标过程中对如何保证质量目标得以实现不很重视,甚至将质量目标的管理流于形式。ISO认证的意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取得ISO认证,意味着该企业已在管理、实际工作、供应商和分销商关系及产品、市场、***服务等所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质量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降低成本、提供产品和服务,增强顾客满意。提高供方的质量信誉二十世纪是生产效率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企业拓展市场的首要战略,因为有了质量信誉就会赢得市场,有了市场就会获得效益。实行质量认证制度后,市场上便会出现认证产品与非认证产品、认证注册企业与非认证注册企业的一道无形界线,凡属认证产品或注册企业,都会在质量信誉上取得优势。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j对的权quan力和威信,必须***于第-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那么,这个第三方的角色应该由谁来担当呢?显然,非***或***莫属。由***或***的***直接担任这个角色,或者由***或***认可的***去担任这个角色,这样的***或***就叫做“认证机构”。如今,越来越多的标书里要求具备各种资质,如2018年***在招标中提到的ISO9001认证要求的行业,电信行业、航空业、造船业、建筑行业、食品行业等提供产品的厂商均有ISO三体系认证要求。***在评审一些产品、产品、质量信得过的产品、AAA***评级等荣誉时,ISO9001认证是前提条件。还有产品进出口企业获取出口通行证。为证明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无污染,职工人权得到保障,国外客户基本会提出具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体系证书。ISO认证风险管理的要求1、产品定性或定量特征的判定:1.1产品的预期用途和使用应规定产品预期在何种环境下使用、操作者应具有的技能和进行的培训。1.2产品中使用的材料/部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是否已知。1.3产品是否以无菌的形式提供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是预期一次性使用还是重复使用、采用何种包装、贮存寿命及使用的灭菌处理形式。1.4产品是否有限定的贮存寿命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贴标签或标志及此类产品的处置。2、对产品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源,一般涉及以下方面:2.1环境危害:因废物或器械处置的污染2.2使用的危害:a)不适当的标签;b)不适当的使用前检查说明书;2.3功能失效、维护及老化引起的危害:a)与预期用途不相适应的性能特征。b)不适当的重复使用。c)缺乏适当的寿命终止规定。d)不适当的包装及存放环境3、对每项危害的风险估计3.1针对判定的每项可能的危害,利用可得到的有效数据/资料、相关标准、***证明、适当的调查结果,评估在正常和失效两种状态下的所有风险。3.2评估时可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进行,根据需要可选用潜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故障树分析及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4、风险评审4.1经过对危害的风险评估,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的水平。4.2若某项危害风险超出了可接受水平,则应对此项危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4.3若危害仅在故障发生时才超出可接受水平,则应说明:a)危害发生前,使用者能否发现故障;b)故障能否通过生产控制或预防性维护消除;c)误用能否导致故障;d)能否增加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