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214641/p2/20180111161433_9465_zs_sy.png)
打印机品牌给您好的建议「在线咨询」
激光打印机发展历史激光技术出现于60年代,真正投入实际应用始于70年代初期。早的激光发射i器是充有He-Ne气体的电子激光管,体积很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限制。70年代末期,半导体技术趋向成熟。如果要打出一个“一”字,就要i射出很多的子i弹,沿“一”字方向打出很多的孔,形成一个“一”字点的横向排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点阵排列”,是后面要讲“点阵图像”的技术基础。半导体激光器随之诞生,高灵敏度的感光材料也不断发现,加上激光控制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迅速成熟,并进入了实际应用领域。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在静电复印机的基础上,结合了激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继研制出半导体激光打印机。这种类型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好、速度快、无噪音,所以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光打印机的核心部件--感光鼓感光鼓一个光敏器件,主要用光导材料制成。实际应用的各种光导体对光的敏感程度都不一样。光导体的电导率与它对光的敏感程度成正比。所以光感对光导体的导电性影响很大。这种类型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好、速度快、无噪音,所以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光导体对光的光感度是不一样的。某一种光导体,只对某一区域光谱的光的光感度高,离开了这一区域,则可能丧失光感度。选择那种类型的光导体对激光打印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激光打印机的核心部件--感光鼓的选择光电导性要好。光电导性是感光鼓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打印质量的好坏。因为感光鼓连续工作在充电、放电的循环过程中,要求充电时电位上升快,表面饱和电位比应用电位要高;否则,初始电位上不去,也将影响打印质量。充电后的感光鼓暗衰减要小,否则保持不住表面电位,不能形成必要的电位差潜像。前者是通过控制激光束的开与关实现点阵排列,而后者则是通过打印针击打来实现点阵排列。感光鼓***后放电要快,即光衰迅速。放电越彻底越好。因为剩余电位的多少,既影响潜像的反差,又会带来打印品的底灰。激光打印机的核心部件--感光鼓简介激光打印机的感光鼓表面的绝缘层,一是为提高耐磨性能,增加使用寿命;二是为光导层提供保护,防止光导体的磨损,保持光导体的光电导特性。导电层铝合金筒与激光打印机的地线相连,使***后的电位迅速释放。它是一个精度非常高的圆筒,在运转的过程中,能保持匀速运转及保持均匀电荷。光导体的性能容易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在激光打印机性能中特别强调使用环境要有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否则会影响打印质量。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