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冷剂厂点击了解更多「多图」
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为了书写和称谓方便,国际上统一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及字母作为制冷剂的编号。具体的表示方法在GB7778—1987中已有明确规定。现简述如下。1)卤代烃卤代烃是三种卤素(氟、氯、)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原子取代烷烃(饱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所得的化合物,其中氢原子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二氟二氯(CCl2F2)是氟和氯原子取代了(CH4)中所有的氢原子而得的化合物,卤代烃根据烷烃中H原子被卤素取代的差异,可分为六类。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并与不经意的惊喜中进行着这项技术的沿革,保持对科学和食品安全的敬畏之心是我们能够将这项技术不断发展的基本态度,我们称之为科学和人本精神。①全氟代烃,或称氟烃(FC),烷烃中氢原子完全被氟原子所取代,如CF4。②氯氟烃(CFC),烷烃中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如CF2Cl2。③氢氟烃(HF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氟原子所取代,如C2H2F4。④氢氯氟烃(HCF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如CHF2Cl。⑤氢氯烃(HC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氯原子所取代,CH3Cl。⑥全氯代烃(CC),烷烃中氢原子完全被氯原子所取代,如CCl4。由此可见,卤代烃的种类很多,但只有其中一部分被用作制冷剂。部分卤代烃制冷剂由于对环境有影响而被限制和禁用。制冷剂都规定一识别的编号;以取代其化学名称、分子式或商业名称。国际上通用的编号法则是采用ASHRAE(美国供热、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学会)规定的编号法。对于卤代烃制冷剂,其编号与化合物的结构有着对应的关系,即是说根据编号可以推导出化学式,反之亦然。现有蓄冷技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冷链用蓄冷剂种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其中有的向氯化钠水溶液里添加聚N-乙烯基、硼酸钠,冷链用蓄冷剂。卤代烃的化学通式为CmHnFxClyBrz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由两种或多种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平衡的液相和气相的组分不同(低沸点组分在气相中的成分总高于液相中的成分),且沸点并不恒定。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与共沸混合制冷剂一样,用组成的制冷剂编号和质量百分比来表示。例如R22/152a/124(53/13/34)是由R22、R152a、R124三种制冷剂按质量百分比53%、13%、34%混合而成。对于已经商品化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给予3位数的编号,首位是4。暖通南社课件只要保证蒸发器中盐水溶液不,凝固温度不必选择过低,1)敞开式蒸发器:比蒸发温度低4~5℃2)封闭式蒸发器:比蒸发温度低8~10℃3)浓度不应大于合晶点浓度。例如R22/152/124(53/13/34)制冷剂的编号为R401A,又如R407C为R3125/134a(23/25/52)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有氨(NH3)、二氧化碳(CO2)、水(H2O)等,其中氨是常用的一种制冷剂。无机化合物的编号法则是700加化合物分子量(取整数)。如氨的编号为R717,二氧化碳的编号为R744。制冷剂的种类很多,但目前在冷藏、空调、低温试验箱等的制冷系统中采用的制冷剂也就是Rll、R12、R22、R13、R134a、R123、R142、R502、R717等十几种。载冷剂的质量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什么是载冷剂:载冷剂是一种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载冷剂怎么用:它常常用在制冷系统的蒸发装置之中。它主要是在蒸发装置之中被冷却,再将冷却的冷量送到蓄冷的设备中。载冷剂的质量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使用中设备会对其有特定的要求。一般使用载冷剂,我们要求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凝固、不汽化。比热大;乙烯乙二醇水溶液:暖通南社课件无色、无味液体,挥发性低,腐蚀性低,易与水混合,略***,但无害。密度小,粘度小;热导系数大;不具备腐蚀性,***;价格便宜。载冷剂的这些要求对于设备来讲的,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