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混凝土管桩欢迎来电“本信息长期有效”
预应力管桩施工操作工艺按照以下顺序施工一、测量放线:1、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控制桩与水准点不少于2个,其位置以不受打桩影响为原则(距离操作地点40m以外)。轴线控制桩应设置在距外墙桩5~10m处,以控制桩基轴线和标高。2、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量完毕,经过检查复核并应办理预检手续,归档备查。二、测放桩位根据控制点设定建筑物轴线及角桩,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并在桩位中心用钢筋或竹签作好标记,桩位测放后应经监理单位复核后方能施工。为防止桩机就位时桩机自重挤压土体使已测放桩位移位,在桩机就位后正式压桩前应复核正确,桩***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桩位偏移(1)、现象:在压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2)、原因:①、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②、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③、桩数量较多且桩距较小,压桩时土被挤压到极限密实度后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浮起。④、在软土地基施压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压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较大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3)、预防措施:①、压桩前应先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加强桩材外观检查,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得使用。②、在压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施焊应严格执行规范。③、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④、压桩期间不得开挖基坑,要等桩全部压完,停置两周后才能开挖。丨从施工工艺角度来看丨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为:测量***→桩机就位、对中→压桩→接桩→送桩或截桩→静压桩到设计高程。(1)测量***: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一个桩位,并涂上油漆使标志明显。(2)桩机就位、对中:通过压桩机启动纵向和横向行走油缸,将桩尖对准桩位。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人土中,待桩下沉达到稳定状态后,调正桩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3)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施加到桩上。(4)接桩:桩的单节长度应根据设备条件和施工工艺确定。当桩贯穿的土层中夹有薄层砂土时,确定单节桩的长度时应避免桩端停在砂土层中进行接桩。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0.8~1.0m时,便可接上一节桩。(5)送桩或截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送桩。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截桩,以便压桩机移位。(6)压桩结束: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先规定值时,便可停止压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