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智能农业灌溉工程施工造价预算_昆明湖盛农业一体化服务
渠道输水是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形式,传统的输水往往采用土渠,不仅水流速度慢,还会出现土渠渗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把土渠内部进行硬化,这样既可以让水流增速,又能降低渗漏损失,这就是常会被采用的“渠道防渗技术”。当然,还可以把土渠改成管道埋入地下,再施加压力,水就能快速运送到每块农田中,不仅能避免渗漏,还能减少蒸发量,同时,还可以节省修渠的土地,这便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再说灌水,之前农民浇地大多都是在地头土埂上“豁”开个口子,让渠道里的水顺势流入农田,叫大水漫灌。但这种方式水流速度慢,用水量大,费时费力费水,畦灌、沟灌等改造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水流的推进速度,但仍对土地平整程度要求高,且灌水时易形成地面积水,灌水后地表长时间处于泥泞状态,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大,地面容易形成板结龟裂,土壤透气性差,植物根系呼吸受阻。要想真正做到高效用水,还应在灌水时采取更节水的田间灌溉方式。田间节水灌溉的方式种类较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喷灌和滴灌,其他如微喷灌、微喷带灌溉、膜下滴灌等均是在这两者基础上演变来的。一是省水,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20%~30%;二是省地,节省了田间修建各级沟渠的土地,可增加作物播种面积10%左右;三是省工,喷灌机械化程度高,可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而“一增”指的是增产,喷灌可采用少浇勤灌,便于控制土壤水分,使土壤水分保持在作物生长最适宜的范围,且灌水后土壤疏松,通气性好,有利于增产。在耕地多、水资源紧缺的北方地区,农作物田间耕作、播种、施肥、施药、收割等机械化作业要求高,且农作物在灌溉期间风力相对较小,就很适合推广喷灌节水灌溉技术。随着北方居民城镇化和种植规模化的发展,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大型指针式喷灌机必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在水资源刚性约束背景下,北方地区发展以喷灌为主的节水灌溉农业,可以较好地服务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