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系统由感应巡更棒、通讯专线、巡逻点天线及软件等组成。巡逻点是一种进口存有激光刻制的8位16进制编码信息的感应管。将具有不同编码的巡逻点感应管安放于被巡检的设备或线路上,并将编码及对应安放地点在计算机中设置好。巡检人员佩带巡更棒,在巡检过程中用巡更棒靠近天线5-10CM。读卡成功时光振提示,将读取时间、地点存于巡更棒中,管理人员将巡更棒插入通讯专线与计算机相连,通过计算机内的应用软件将巡更棒的巡检数据读入计算机中存档。这种远距离电子巡更系统的技术大大超过了旧式接触式电子巡更机和近距离感应式电子巡更机,将会成为更新换代的产品。随时供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制作报表,给管理者提供一个科学、准确的考核依据。
电子巡更系统系统设计原则:
1.可靠性:系统可保证长期安全地运行。系统中的软硬件及信息资源应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
2.安全性:系统具有必要的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有很强的应对计算机犯法和病毒的防范能力,支持多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
3.容错性:系统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对各类用户的误操作应有提示或自动消除的能力;
4.适应性:系统对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统计核算方法、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5.可扩充性:系统的软硬件具有扩充升级的余地,不可因软硬件扩充、升级或改型而使原有系统失去作用;
6.实用性:注重采用成熟而实用的技术,使系统满足用户业务需求;
7.***性:在实用的前提下,采用仪器微处理芯片,跟踪国内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
8.易操作性:贯彻面向***终用户的原则,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操作简单直观,易于学习掌握。
现在,典型的电子巡更系统就功能包括三大部分:即利用各类识读技术完成巡更点的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实现上传、管理中心对巡更点、巡更人、巡更线路、采集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
多年来,巡更系统技术的创新与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信息采集技术的进步:从接触式采集到非接触式近距离采集,再到中远距离的信息采集;
信息上传技术的发展:从高成本、繁复的有线方式到离线方式,再到现在的无线方式;
中心信息处理:从早期较简单的统计、查询功能,到现在具有比较强大的系统设置、统计和管理功能,比如设置多个巡检路线(岗位)、巡检计划;自动识别漏巡、迟到、早到;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报表,提供正常巡检率、漏点率、迟到、早到率等数据;提供多级用户权限、用户操作日志管理;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报表,提供正常巡检率、漏点率、迟到、早到率等数据。支持C/S和B/S网络结构,采用SQL数据库,甚至具有电子地图及***的图形图表显示功能;系统不但操作简单,且用户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巡更/巡检情况。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