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搞好防疫灭病
肉鹅在夏季易发病,要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刚出壳的雏鹅,及时用抗接种,每只肌注0.02毫升,能有效地预防鹅瘟病。养到30日龄左右时,每只肌注禽***菌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5天用5%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1%的漂、2%的火碱水交叉消毒一次。同时,要注意搞好一些易发病的防治。
4.北方鹅种停产后可考虑进行人工强制换羽,换羽后逐渐加料,少喂青绿饲料,准
备进入第2个产蛋期(9--10月份),南方一些鹅种夏季中后期通过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加
料来催产,9月左右可开产。
(5)种鹅应有洗浴配种水池(水深0.5米左右)或利用附近鱼塘、河、湖,每天上午8-
-9时,下午3--4时下水洗浴。
摘自2003年第16期《农村养殖技术》
昌图常杰鹅雏孵化厂昌图常杰鹅雏孵化厂昌图常杰鹅雏孵化厂昌图常杰鹅雏孵化厂
鹅产蛋的季节性很强,休产期较长,种鹅开产月龄一般在7~8月龄,育成期也相当长,如不采取综合开发的技术措施,饲养种鹅的经济效益往往不高。要提高种鹅饲养的综合效益,就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的种鹅生产模式。天然牧草-种鹅-鱼综合生产模式:一般每公顷水面可养鹅300~500只,水边及库池周围有充足的青草,供鹅食用。可以把种鹅的粪便充分利用变为鱼类的食物,同时利用鱼池肥泥,可以肥地,增加牧草产量,节约化肥用量。为了防止水体过度污染以及防止鹅群过度分散影响交配和消耗能量,应在水面靠鹅棚一侧用网围出一定区域,以便于鹅群的饲养管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