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假山大型建筑物特性对园林景观空间进行分隔和划分,将空间分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富于变化的各种空间形态。通过假山的穿插、分隔、夹拥、围合、聚汇,在假山区可以创造出山路的流动空间、山坳的闭合空间、山洞的拱穹空间、峡谷的纵深空间等各具特色的空间形式。假山还能够将游人的视线或点引到高处或低处,创造仰视和俯视空间景象。
制作省时省力
塑石假山在中,不会受到施工一方的地形限制,在一些地方,大型的山石不方便进入,比如室内和屋顶的花园等等,就可以用塑石的方法来塑造出自身较轻的大型假山。
造型随意
塑石假山的制作不会受限于山石的形状。还可以预留出空地,用来栽种绿植,来进行环境绿化。在设计与制作塑石假山时,可以结合 周围的环境和地形来进行假山的布置。然后依据山石 本身所带有的纹理,安排峰、岭、洞、潭、瀑、涧、麓、谷、曲水、等,做出大概的轮阔。通常现场塑造比较受人们的欢迎,因为其造较低,也较为方便实用。
山体上色,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前重、后淡,上轻、下重,凹处冷,凸出处暖,这是上色的规律。上色者必须尊循这一规律。对整个山体上色亦是如此,必须对整个山体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不能只看局部,还要正确运用色彩在环境中的变化,做到灵活多变而且丰富,使整体变得活跃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把色彩上好。所以,人造山上景观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制作,而是多个科目上的综合运用、艺术(即变通)的处理。再来看看下面上色工序就可见其复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