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竖向受力筋
工艺说明
(1)4.1柱竖向钢筋连接方式一般为机械、焊接连接和绑扎连接;
(2)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倍(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1.3L;
(4)接头宜避开柱端箍筋加密区;
(5)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符合规程要求。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砌体斜砌
工艺说明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设构造柱,门窗洞口两侧应设抱框柱。构造柱及抱框柱应留设马牙槎,支模时应加设海绵条防止漏浆。构造柱钢筋应伸至顶部混凝土结构内锚固。对于通孔砌块按图集要求设置灌芯柱。构造柱(芯柱)钢筋采用预埋或后锚固(植筋或胀栓固定)方式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砌体工程(填充墙砌体)其它要求
(1)圈梁水平系梁
工艺说明:当墙体净高超过4m时应在墙体中部设置圈梁(现浇混凝土带),圈梁沿墙通长,在门窗洞口处宜与过梁结合,圈梁截面、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及规范图集要求。窗口下部应设置窗台梁,窗台梁不沿墙通长。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防治措施
①支撑体系的搭设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
②梁板支撑支承在基土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支撑与基土之间安放木垫枋,荷载较大的还应在垫枋上安放垫铁。
③支撑间距:板一般控制在800~1000㎜,梁高小于750㎜时间距控制在800~1000㎜以内,当梁高≥750㎜时间距应控制在600~800㎜以内,并梁支撑上增加剪力撑,支撑底部距地(楼面)200设置纵横钢管锁脚杆,中部设置纵横水平杆以满足砼结构整体受力及稳定性。如转换层模板支撑安装及大型构件用有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论证。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原因分析
①浇筑砼前柱根部、梁、板底部残留杂物未干净。②施工缝处理不当。
①梁、板中的杂物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水冲洗至柱内根部,柱或短肢墙根部模板开清渣口。②施工缝是砼接触处,应先将施工缝处的残留的松散砼凿掉,冲洗干净,保持湿润,然后将同标号的水泥浆刷面再浇筑砼。③监理在签署砼浇灌许可证前,必须作全mian的检查。原因分析
①板面未采取二次赶压收光。②砼强度未达到1.2Mpa,板面上人、上料产生冲击荷载、搭设支撑。③模板支撑未支承在坚硬的基土上,垫板支承面不足,浇筑砼时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