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箍筋间距线(或立皮数杆)
工艺说明
(1)在柱对角纵向钢筋上划箍筋定位线,且柱1道箍筋的位置离板面50mm;箍筋间距控制线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2)柱底部箍筋的加密高度不应小于柱的长边尺寸和所在楼层楼层柱净高度的1/6,且不应小于500mm;
(3)柱顶部箍筋的加密高度不应小于“柱底部箍筋加密区高度 柱顶部截面zui大的梁的截面高度”。绑扎箍筋
(1)箍筋一般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4)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外面;
(5)柱筋保护层厚度:垫块(水泥垫块、塑料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为1000mm。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门垛及过梁
工艺说明:小于100mm的砼门垛应植筋绑扎浇筑C20细石砼。过梁底与结构梁底小于150mm,宜与结构梁一起现浇,现浇过梁底标高应考虑地面装饰厚度。外墙线条
工艺说明:外墙线条必须考虑外墙装饰厚度,在结构施工线条时,结构线条尺寸应加外墙装饰厚度尺寸-10mm~20mm,为结构线条施工尺寸。外墙装饰属干挂石材的线条宜在干挂石材上造型。门窗凸线条
工艺说明:外墙门窗凸线条在结构施工时应 外墙装饰厚度-10mm~20mm为外墙门窗凸线条施工尺寸。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防治措施
①支撑体系的搭设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
②梁板支撑支承在基土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支撑与基土之间安放木垫枋,荷载较大的还应在垫枋上安放垫铁。
③支撑间距:板一般控制在800~1000㎜,梁高小于750㎜时间距控制在800~1000㎜以内,当梁高≥750㎜时间距应控制在600~800㎜以内,并梁支撑上增加剪力撑,支撑底部距地(楼面)200设置纵横钢管锁脚杆,中部设置纵横水平杆以满足砼结构整体受力及稳定性。如转换层模板支撑安装及大型构件用有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钢筋安装--梁二排筋下沉
原因分析
梁二排筋固定办法不当,振捣砼时碰撞。
①利用一些同钢筋强度等级直径25㎜的短钢筋(长度按梁箍筋宽度)架立与梁下部二排筋及箍筋绑牢或为整体浇筑砼时振捣邦尽量避开碰撞。
②梁上部二排筋不能与箍筋绑扎的采用拉钩筋方式悬挂绑扎或采用开口式箍筋兜起箍筋。钢筋安装--梁柱接头搭接错误
工长对标准图集不熟悉,忽略受拉和受压纵向受力钢筋的zui小搭接长度。
①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其zui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中规定。②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zui小搭接长度应附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附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