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和贮运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煤自热的影响为:可使煤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改变煤氧接触条件:使生产成的热量扩散。可分为:
(1)地质因素。断层和裂隙有利于空气和水分与煤接触。因而散热没有明显增加,却增加了煤发生氧化的机会和水的吸附。也就是说断层和裂隙增加了煤自燃的***性。埋藏深的煤层地面漏风较少。采空区遗煤(特别对于厚煤层)因不能完全回采而增中了煤的自燃***性。
(2)开采因素。开采因素对煤自燃的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即通风和煤破碎,没有通风或通风充分的地方,煤自燃的可能性较低。而通风不充分地方煤自燃的可能性较大。裂隙漏风是不充分漏分,它创造了煤进一步氧化的条件,而散热条件并未被改善。所以,任何漏风对煤炭自燃来说都是很***的。
(3)贮运因素。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影响煤自燃的因素要为通风不充分和干燥的低品级煤因雨淋和喷洒水产生润湿热。
煤的热解也称为煤的干馏或热分解,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煤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煤热解的结果是生成煤气、焦油、焦炭等产品。尤其是低阶煤热解能得到高产率的焦油和煤气。焦油经加氢可以制取、柴油和喷气燃料,是石油的替代品。煤气是使用方便的燃料,可成为的替代品。
目前,国内研究煤热解技术的单位众多,比较典型的技术有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多联产工艺、北京煤化所开发的MRF热解工艺、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发的以流化床热解为基础的循环流化床热电多联产工艺、北京动力经济研究所和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以移动床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工艺、济南锅炉厂的多联供工艺、山西煤化所和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煤拔头工艺”等。
煤炭分级利用,有人又称分质利用,主要是指煤炭经中低温干馏,取出挥发分,得到高价值煤气及煤焦油的一种煤炭利用理念。如果要向上追溯,煤炭分级利用可回溯到大规模利用石油之前,那是一个煤油灯广泛使用的年代,煤油即来自煤炭干馏产生的煤焦油。
煤炭分级利用与过去煤炭高温干馏生产焦炭,中低温干馏生产兰炭相近但不相同。焦炭生产也好,兰炭生产也好,都会副产一部分煤焦油与煤气,但这两种形式目的都很明确,主产品是焦炭或兰炭,而的煤炭分级利用主要目的是拿出煤中的煤焦油与煤气,剩余的半焦反而是副产品,而且煤炭分级利用目前朝着规模化大工业的方向发展。
高炉炼铁正常生产需要炉缸有充沛的热量,以保证铁矿石还原,渣动性好、易分离,炉渣脱硫率高和透气性好。炉缸热量是用炉缸理论燃烧温度来表示。炉缸热量充沛是要求炉缸的温度和热量要高。理论燃烧温度在2200±50℃视为合理值。
煤粉喷进风口后需要吸收热量。首先是煤粉被加热,然后是挥发分燃烧和碳素燃烧。这样,每喷吹l0kg/t无烟煤会使炉缸温度下降15~20℃,l0kg/t烟煤会使炉缸温度下降20~25℃。喷煤量大于l00kg/t会使炉缸温度下降150~250℃以上。高喷煤比会使炉缸温度下降幅度更大。为使炉缸温度保持在2200±50℃合理范围内,就需要采取保持炉缸温度的技术措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