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热值和工业分析试验问题
1、煤质工业分析中,挥发份的测定要求高温炉(马弗炉)后部带一烟囱,请问这个烟囱起什么作用?实验过程对烟囱的开关有严格要求吗?
在装有烟囱的高温炉内测定挥发分,应将烟囱出口挡板关闭或用耐火材料堵住。
2、外水的测定中,要求干燥箱的通风孔打开,请问这个通风孔是指箱体顶部的外接温度计插孔吗?还是另有通风孔?实验过程中开通风孔有何意义?
通风孔和箱体顶部的外接温度计插孔是在一起的,只要把外面的盖一拧开即可。在升温的时候,可以把它关上,可以提高升温的速度。在做煤样期间应该打开通风孔,这样有利于蒸发的水分(水蒸汽)往外跑,更能提高试验煤样水分的性。
3、不同的燃烧皿对煤炭热值测定有何影响?
①新的燃烧皿直接用来测定,会出现发热量偏低的现象。所以在使用前,应当将燃烧皿放入800℃的高温炉中烧至恒重再测定。
②不同厂家的燃烧皿,因厚薄深浅不同,质量也不尽相同。在大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轻而薄的燃烧皿测得的热值要比重而厚的燃烧皿高。所以,在精密测量热值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大小、重量相对一致的燃烧皿。
分解炉内的温度分布
1)燃烧成气相时的放热速率。2)由气相传给固体生料粉的传热速率。3)生料颗粒分解时的吸热速率。与使用无烟煤相比,由于无烟煤挥发份较低,因此需要一个相对较大的分解炉,以期获得相同的生料分解率和相同的煤粉燃烬程度,或者要求一个较高的操作温度,或者将无烟煤磨得更细一些。当三次风温较低时,无烟煤挥发出来的气体往往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使温度升高,所以将煤粉直接喂入温度范围通常在1000~1200℃的上升烟道废气中可确保煤粉燃烧。另外需要提出的是,燃烧速度和燃烬时间还取决于烟气中的O2含量,用较高的空气过剩系数操作分解炉时刻缩短燃烬时间,但通常增大空气过剩系数的做法将会增加通过预热器的气体流量。
为此将造成较大的压差和较高的废气温度,从而使窑主排风机的负荷增大,整个窑系统的单位热耗也将有所增加。改变生料喂入方式是相当重要的,采用无烟煤操作时,无烟煤与生料粉的混合能有适当的滞后时间,以保证无烟煤的点燃,因此对喂入分解炉的生料需要进行分级控制,以便使分解炉底部形成一个相对高温区。判断生料在分解炉内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办法是检测入窑生料分解率,如果入窑生料分解率达到了预期效果,说明无烟煤在分解炉内的燃烧是合适的。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装备有现代化的燃烧器,现代化的燃烧器配备有适当的火焰调节装置,可以使无烟煤没有任何问题地在窑头进行燃烧。
燃烧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输送和分布煤粉,更主要的是保持火焰的理想长度和合适的气体流场。火焰的长度对于新型干法窑来讲十分重要,火焰如果过短,煤的潜热只能在较小体积内释放出来,火焰的温度就会在局部变得很高,相反,如果火焰长度加长,温度就会下降。火焰的长度主要靠燃烧器的推动力进行控制。燃烧器的推动力=一次空气(kg/s)×燃烧器风速(m/s),当燃烧器推动力加大时火焰长度缩短。原煤的种类对火焰的长度并不十分重要,只要求单个煤粒子的燃烬时间小于其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即可。
如果目标是让无烟煤与烟煤保持相同的火焰长度,那么就必须对煤粉的燃烬时间进行补偿,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无烟煤磨得更细一些。高温二次风将会快速加热进入燃烧器的煤粉的挥发分快速排出,煤粉一经离开燃烧器端部,焦炭粒子就会点燃,因此冷却机的使用效果将对无烟煤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在回转窑窑头燃烧器上使用无烟煤需要保证如下条件:1)煤粉能达到足够的符合要求的细度,以保证燃烧和火焰形成。2)控制可靠稳定的煤粉喂料。3)燃烧器的一次分必须具有足够的推动力并可调节。4)燃烧器必须能够在燃烧带产生有充分内部循环空气的火焰,以保证无烟煤尽快点燃。5)在启动冷窑或窑况不正常时利用烟煤或燃油辅助燃烧。
煤耗是火力发电厂主要的经济考核指标,但各厂及同一厂的不同锅炉之间,甚至同一锅炉的不同阶段内燃用的燃料的发热量及全水分也有所不同,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燃料中真正可利用的有效热值不同。为了采取统一的标准作为计算煤耗的依据,我们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Kg的煤定为标准煤,即每29271KJ/Kg的热量折算成1Kg标准煤。这样,就将各种低位发热量的煤耗统一到标准煤耗上来。
标准煤耗:b=(Qnet,ar·G)/(29.27E)??? 单位为Kg/(Kw·h)
式中:G――入炉煤(应用煤)的重量,Kg
Qnet,ar――按收到基计算的低位发热量,MJ/Kg
E――发电量,Kw·h
29.271――标准煤的发热量,MJ/Kg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