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和其它矿一样,是层状的,且不是到处都有,如果是地表植物积聚而成,则不会那么集中,应该到处都有,所以我认为,书上所说的不对。
碳元素是地球故有的,地表的碳大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地心的碳以单质形式存在,地心的碳向地表喷出时,一部分为钻石,一部分为石墨,大部分为煤(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物质),和其它大部分矿的成因一样。
植物当被压在地下,在长时间的缺氧高压的条件下便会形成煤。
石炭纪地球植物大繁盛,为煤的形成形成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来的造山运动为煤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经过长年累月,便有了煤。
关于化工用煤的相关概念
无烟煤是变质程度较高的煤种,是主要的化工用煤,也是碳素生产的重要原料。无烟煤主要是指灰分lt;15%、硫分lt;1%、可选性好的无烟煤。
煤化工主要应用煤作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主要应用煤炭液化技术。煤炭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可生产醇醚、烯烃等化工原料。
①直接液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
灰分低,一般灰分小于5%;可磨性好,氢含量高,氧含量低,硫分和氮等杂原子含量越低越好。煤岩组成也是液化的一项主要指标。丝质组成越高,煤的液化性能越好;镜质组合量高,则液化活性差。直接液化的煤一般是褐煤、长焰煤等年轻煤种。
②间接液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
煤的间接液化是将煤气化,生成H2/CO的原料气,再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加催化剂,合成液体油,因此对煤质的要求相对低些。1、煤的灰分要低于15%。2、煤的可磨性要好,水分要低。3、对于用水煤浆制气的工艺,要求煤的成浆性能要好。水煤浆的固体浓度应在60%以上。4、煤的灰熔融性要求。固定床气化要求煤的灰熔融性温度越高越好,一般ST不小于1250摄氏度;液化床气化要求煤的灰熔融性温度ST小于1300摄氏度。
有关煤质的变化
煤运进电厂后,通常是在贮煤场存放一段时间才会入炉燃烧。因此,除了对入厂煤质及入炉质必须加以监督外,还存在煤场煤质监督问题。
煤场通常存煤量控制在15天燃煤量左右,存煤太少,有因缺煤而停炉的***;存煤太多,一方面增加煤场管理的难度,增加煤的损耗,又积压资金。
煤场监督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内容,比如如何组堆,如何进行测温监督、防止煤堆自燃,如何进行煤场盘点,测准煤堆体积及煤的堆积温度以计算存煤量,煤场防风、防水应采取哪些措施等。对于煤质检测人员来说,应了解煤在自然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了解其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煤场煤质监督,减小煤的自然损耗,特别是防止煤堆自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电厂进煤通常都是露天存放。煤在自然条件下,将发生缓慢的氧化现象。当煤堆温度升至一定程度时,例如60℃以上,则氧化反应迅速增大,并有导致自燃的可能。这对高挥发分的烟煤及褐煤来说,这种***性更大。
煤的氧化,导致煤质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其质量下降程度,则随煤质特性、特别是挥发分与含硫的高低、煤堆特点,特别是煤堆的大小、形状、高度及压实程度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由于各种煤性质不同,各电厂所处条件的差异(包括煤堆状况及自然环境等),其煤质变化幅度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说来,贫煤、瘦煤为主体的混煤,储存6个月,发热量损失约为1.8%~2.0%;高挥发分的气煤、长焰煤,则损失约为5%左右;无烟煤储存6个月以至更长一些时间,其发热量变化甚微;而褐煤即使储存1个月,其发热量也会明显降低。
煤的发热量发生变化,与其相应的煤质其他特性指标值也将发生变化,并呈现某种规律性。
现以作者近年的研究实例,来说明在自然条件的煤质变化规律。
煤的内在水分
指煤样在30℃,相对湿度达到96%的条件下吸附水分达到饱和时测得的水分,用符号MHC表示。该指标反映年轻煤的煤化程度,由于空气干燥基水分的平衡湿度一般低于96%,因此,内在水分高于空气干燥基水分。
煤中水分含量分级:
低水分煤 ≤ 5%
中水分煤 gt; 5~15%
高水分煤 gt; 15%
煤中水分对煤炭利用的影响
(1)燃烧、气化、炼焦 →吸收额外的热量,降低热效率
(2)煤炭运输→浪费运力
(3)煤炭成本→高水分,煤价下降
(4)适量的水分可以在运输和贮存中减少煤粉尘的产生,减少煤的损失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