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道系统全部按设计文件施工完毕;
(2)管道安装位置正确,数量齐全,紧固程度、干燥质量合格;
(3)施工前应对管线、阀门、设备进行检查,其开闭状态应符合要求,管道设备不准同时进行其他作业
(4)在施工现场立氮气警告标志,未经许可人员禁止入内
(5)氮气置换首末端要采用大范围警示带提醒,如无法避免交叉作业时,应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6)有足够的空间摆放设备,空压机连接制氮设备稳固。氮气出口连接位置正确,燃气管道氮气置换,标志明显。检查所有软管,管件、接头和阀门的正确压力等级。控制和保护注气管和软管的安全
(7)用于检测管道末端氮气及氧气浓度用的气体分析仪的量程、精度等级、检定其符合要求,并备有当前校验证书。
(8) 有经批准的氮气置换方案,施工人员经过技术交底。
(9) 对氮气置换前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尾项遗留的要在检查中填写尾项记录,管道氮气置换,和相关人员确认签字,尾项消项后要经过确认。
2. 2. 1“压 力-时间”图分析
储罐系统下燥和置换先是对储罐八区 连续的充进氮气连续升压到约4kPa,然后罐顶部开始排放,再连续的调 节内罐A 区底部 充气及拱顶 A 区顶部排放的 状态下,缓慢升压至约8. 5kPa 时,稳压,保持进气与排气基本相同,连续干燥及置换约 24h。在72h 至 270h 干燥和置换区间段内采用了压涨式置换方法进行施工,使压力控制在 10( ± J )kPa 左右,直至储罐干燥和置换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在270h 至 330h 区间段时对罐内进行二次加减压排放的方式的干燥和置换,管道 氮气置换,罐压力 升至 I 5kPa 后关闭所有排放,静琶!Oh 后,再以缓慢速度至5kPa ,加强巩固储罐系统干燥和置换的效果。储罐系统整个干燥和置换过程
共计使用了约 330h,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施工的新纪录,系统整个干燥和置换共计使用液氮量约l320t。
5. 2. 2“氧含量一时间、摇点-时间”图 分析
在开始干燥和l置换的前70h 的时间中,氧含 量下降到约为12%,跟点下降相对较为连续稳定在 5.0 左右时,连续连续干燥及置换的方式效果已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及时调整为压涨式 的方法后,系统在每一轮的升压与泄压过程中逐渐接近质量合 将标准,在干燥必置换270h 之后进行二次加减压排放 ,氧含基本稳定,在合格的甚而上有微小降低,会随着次加压 升高而升高,排放时降低,前雨加压会有反复一定范围的波动,说明储罐在干燥及置换时气体内部混合交换不均匀,在第二次加减压排放后压力降低有 一到 5kPa 时与加压时高压点时的摇点基本相同,保持了稳定。达到了强制加强的效果。由此可见, 在施工中增加l一定范罔的压力及压涨的次数对干燥和置换的效 果较为明显。但这会增加液氮的使用及置换的整体时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