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氮过程险的预防
为避免注氮过程中的风险,施工人员应首先将清管器置入
管道,继而逐渐排出管道中的氧气,打开出站阀门,注入
氮气。在此基础上,应采用以下手段对风险进行预防 :(1) 人的
不安全行为预防 :确定操作员工的精神状态及技能能力是否
满足工作需要。(2) 工艺检查 :施工人员应于氮气置换前,对注
氮设备进行检查,判断设备连接是否完好,液氮置换工作内容,避免发生氮气***,
以免导致高浓度的氮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3) 现场
工作环境检查,密闭环境或氮气容集聚的场加强通风,或采取
强制通风措施。(4) 应急措施到位 :工作现场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有与之对应的应急救援器材。
1 升压过程中氮气浓度对置换安全性的影响
为提高管道置换氮气的安全性,待氮气置换完成
后,液氮置换,施工人员应对管道进行升压,终完成氮气置换的过程。在
此过程中,如管道发生***,导致管道中的氮气浓度下降,容易
导致“窒息”等***发生。此外,如管道超压,则可引发爆管。根
据《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升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
需对氮气对施工人员的危害、氮气排放区域等因素进行评估。
如未进行评估便着手施工,因氮气浓度不合理所导致的风险则
较容易发生。
3.2 升压过程险的预防
升压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加强防护,严格控制速度,提高风
险预防水平 :(1) 加强防护 :施工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液氮置换,确保
氮气浓度过高时,能过实现对自身安全的保护。(2) 控制速度 :
为避免管道中的氮气发生***,导致氮气浓度降低,应将置换
速度控制在3m/s 至6m/s 之间,减少安全隐患。(3) 加强巡查:施
工人员应加强巡查,液氮置换液氨,一旦发现漏点,需立即停止作业并予以处
理,确保管道中的氮气浓度达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管道置换氮气的过程中,氮气体积占混
合气体体积的比例应>98%。置换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穿戴
好防护用品,将注入速度控制在3 ~5m/s,将注氮温度控制在
5 ~15℃。在此基础上,加强巡查、清除明火,提高氮气注入的
安全性,提高置换过程的安全性。
表1 小管径管道用液氮汽化置换换算系数
序号 公称直径 换算系数 备注 1 DN200以内 0.6 换算子目5-3402 2 DN300以内 0.7 换算子目5-3402 3
DN400以内
0.8
换算子目5-3402
注:相应的分析化验台班不做换算。
6.分析化验台班:按设计文件或氮气置换方案确定的分析化验台班数量计算。若无明确规定,则按每一置换段管道或管段进气、出气端各设置一个分析化验点计算。
7.置换机械设备台班停滞占用费,计算方法为:每超过7小时计一台班,行驶设备按台班费用的80%计算,非行驶设备按台班费用的50%计算(台班单价按定额机械台班费计)。
8.操作人员等待费,计算计算方法为:每超过7小时计一工日,只计人工工日单价44.50元/工日,不再计取费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