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时,须遵循“先干管后支管,先远后近”的原则,
确定作业关键点。
注氮及氮气置换天ran气(空气)作业关键点确定(1) 注氮点、排氮点( 检测点) 选择。注氮点选择 :对设有站
场的新建城镇管网,注氮点在站场内出站口附近 ;对未建
站场或需检修的城镇管网,注氮点应选择在管网起始端,且便
于停放、通行注氮车的开阔地段。排氮点选择 :对无分支的管
道,排氮点应选择在管道末端 ;对有分支的管道,排氮点应在
管道末端和分支管道末端分别设置。排氮点处应连接带有取样
检测口的放散火炬。
(2) 注 氮 温 度。注 氮 车 储 备 的 液 氮 温 度 极 低( 常 压 下
为-196℃),直接注入会***管材物理化学性质,造成低温脆性
***。因此,应升温气化后才能注入管道,注氮温度不低于5℃,
以5 ~15℃为宜。
(3) 置换气量估算。根据工作经验,所用的氮气体积少应
为所置换管道容积的1.5 倍,容器氮气置换,为保证置换完全,一般取2 倍较为
安全。
(4) 氮气流速。为避免管内杂质在高速流动的气体带动下
与管壁碰撞产生火花、PE 管中高速气流与管壁摩擦引起静电
积聚,从理论上讲氮气流速越慢越安全,但会导致置换时间过
长。通常按有关规定,控制在5m/s 以内。
(5) 注氮压力。压力过高易导致氮气流速过快而出现湍流
现象,影响置换效果。应在保证温度和流量的要求范围内控制
压力,不大于管道的工作压力,操作过程中压力由低到高进行
控制,常压容器氮气置换要求,一般控制在0.1 ~0.2MPa 之间。
(6) 置换时间的估算。推荐置换时间估算式 :
式中 :t 为达到合格标准所需的时间(h) ;V 为需置换管道的
容积(m3
) ;F 为放散孔的截面积(m2
) ;K 为置换系数( 取
2 ~3) ;w 为通过放散孔的气体流速(m/s)。
(7) 氮气浓度检测。氮气置换天ran气或空气时,当管道内N2
体积百分比大于98%(O2 体积含量小于2%),且连续3 次( 每次
间隔不少于5min) 检测口浓度均达到此数值时,氮气置换作业
合格。
储罐系统干燥和置换
储镶干燥和置换需用由液氮!临时气化系统提供来完成置换工作。|临时气化系统产生氮的气通过临时管道接入Tl 203 镶系统的氮气管网,再进储罐内部内罐内,控制其进入罐内的流量,保持内罐A 区、拱顶A 区与 B 区环隙空间压力平衡。氮气可绕储罐 A 区、泵井和B 区循环。向储罐引人时,将罐顶中心吹扫喷嘴上的阀门部分打开,以 将储罐压力控制在 8( ± 0 . 5)
k.Pa,并安全放空置换用氮气与空气的?昆合气体。液氮临时气化 系统{共应在开始时较低,在检查制氮装置的运行情况,且罐内形成氮气一空气界丽后,方可再缓慢纳加氮气供应量。
当内罐氧含量低于15%,对泵井管进行干燥和置换。氧含量低于8%,对 B 区进行干燥和置换。 在内罐的低于一20℃ 且氧含量低于4%时,完成 A 区的干燥和置换工作。当 B 区的露dian低于-10℃且氧含量低于 4%时,B 区完成干燥和置换。当 B 区的氧含:!Jt低于 8%时,宦 接把 B 区的 氮气导人 C 区进行干燥和置换。调节八区 、B 区的氧气排放口的开度,使此二区的压力不得超过 I5 kPa , B 区氮气将通过 raJ隙 渗透进罐底边缘板下部说凝土层及"'幅板下部的干砂到达内罐底中心部位,并通过初 级底部吹扫 1--l 排出 储嫌。
C 区进行干燥和置换过程中,A 区、日区的压力必须控制始终大于 C 区的压力,以免产生储罐底部***。当C 区氧含量低于 8%时,可以对D 区进行氮气干燥和置换。当初级底部吹扫处l驭样点的氧含量低于4%时, C 区置换合格,继 续对 C 区进行干燥直至储罐及管道系统的氮气干燥置换工作全部完成。
D 区干燥和l 置换先打开底部平衡「l ,氮气置换容器***快方法, 从B 区平衡系统国流口引入喧与D 区相接顶角平衡口,再从底部平衡口置换出空气,控制 D 区的压力不可大于其它区的压力 ,同时保 持A 区、
B 区的压力不得超过 I 5kPa ,当底部平衡口处取样点的氧含于4%时,D 区置换合格,整个储罐完成干燥和置换。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