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1“压 力-时间”图分析
储罐系统下燥和置换先是对储罐八区 连续的充进氮气连续升压到约4kPa,然后罐顶部开始排放,再连续的调 节内罐A 区底部 充气及拱顶 A 区顶部排放的 状态下,缓慢升压至约8. 5kPa 时,稳压,保持进气与排气基本相同,连续干燥及置换约 24h。在72h 至 270h 干燥和置换区间段内采用了压涨式置换方法进行施工,使压力控制在 10( ± J )kPa 左右,直至储罐干燥和置换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在270h 至 330h 区间段时对罐内进行二次加减压排放的方式的干燥和置换,罐压力 升至 I 5kPa 后关闭所有排放,静琶!Oh 后,再以缓慢速度至5kPa ,加强巩固储罐系统干燥和置换的效果。储罐系统整个干燥和置换过程
共计使用了约 330h,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施工的新纪录,氧气管道置换,系统整个干燥和置换共计使用液氮量约l320t。
5. 2. 2“氧含量一时间、摇点-时间”图 分析
在开始干燥和l置换的前70h 的时间中,氧含 量下降到约为12%,跟点下降相对较为连续稳定在 5.0 左右时,连续连续干燥及置换的方式效果已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及时调整为压涨式 的方法后,系统在每一轮的升压与泄压过程中逐渐接近质量合 将标准,在干燥必置换270h 之后进行二次加减压排放 ,氧含基本稳定,在合格的甚而上有微小降低,会随着次加压 升高而升高,排放时降低,前雨加压会有反复一定范围的波动,说明储罐在干燥及置换时气体内部混合交换不均匀,在第二次加减压排放后压力降低有 一到 5kPa 时与加压时高压点时的摇点基本相同,保持了稳定。达到了强制加强的效果。由此可见,管道置换, 在施工中增加l一定范罔的压力及压涨的次数对干燥和置换的效 果较为明显。但这会增加液氮的使用及置换的整体时间。
二、氮气置换
2.1置换目的:
达到对气体O2含量要求(O2含量不大于1%V).
2.2置换前的准备工作及条件确认:
(1)置换区域场地平整,置换区域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同时应设置隔离带隔离无关人员
(2)置换区域内各设备、阀门、管道等临时标识清晰正确
(3)天ran气管路气密试验合格。
(4)仔细检查流程,管道置换,隔离系统。
(5)联系化验室准备采样分析氧含量或准备可便携式的氧含量分析仪。
置换过程中氮气浓度对安全性的影响
置换的过程中,常见风险以“”、“窒息”、“火灾”
等为主。导致上述风险发生的原因,与氮气浓度过低存在一定
的联系。如注氮浓度过低,导致管道中氧气量过大,置换的过程
中,易与管道中的空气混合,诱发事故[2]。此外,置
换的过程中,如速度过低,则容易导致管道内的气体形成层流
状态,管道置换方案,导致大量氧气、氮气与混合,形成混合气体。混合
气体的形成,降低了管道中的氮气浓度。随着气体混合长度的
延长,管道中的焊渣将在气体的带动下与管道发生碰撞,在达
到混合气体的极限时,导致事故发生。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