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风俗就是世界各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各样的传统中不乏戏剧化的、甚至喜庆的仪式。在印尼巴厘岛,葬礼成为多彩的庆祝活动,死者的在华丽的公牛雕像造型石棺内进行火化。墓碑在古代也有两个目的,即将死者委托给某位神衹照顾和使他们安息于地底下。曾有拜火教教徒(Zoroastrians)的被裹在白色棉布中,然后留在这里的山顶环形建筑秃鹫啄食的习俗,这种方式被认为能使人通过生物重返自然。
本地出殡一般早晨8点左右,出殡时先将灵棚拆掉,本地棺木较大,一般不用人抬,用大绳将棺木捆住,吊车将棺木吊上汽车,棺木离地时,长子开始摔丧盆,(烧纸用的瓦盆)孝子们哭喊爸(妈)一路走好。出殡***一般是灵车在前,孝子站在灵车上,后面是装沙土的翻斗车,送葬车,出殡用车按规矩要交一定费用。把枫木制成的长方桌放于堂屋***,桌上放有酒肴,熟鸡(或熟鸭)一只。棺至***,再用吊车将棺木放入坑内摆正,用塑料布将棺木裹严,在灵头点上长命灯,然后将车上土倾卸棺上,送葬人用铁锹将棺木培严,在坟的周围摆放亲友送的花圈。

板材时兴厚大,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盖、侧均为整块者称为“独幅”,若干块拼合的则分别以其所拼块数称为“X 块头”。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4、守铺逝者被正式放入***之前,应有家人昼夜轮流守候在身边,为老人服孝。五寨一带,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涂以朱漆,称为“红棺”;50岁以上的多涂金***,称为“金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