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特征刺槐具有一定的抗旱、耐盐和耐碱能力。是土壤改良、水土保持、防护林和“四面绿化”的优良多功能树种。可用作行道树、居住区绿化树、水土保持树、荒山先锋绿化树等。目前***造林树种单一,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刺槐混交林的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土壤,根瘤菌、固氮和落叶可以丰富土壤。如果你把榆树、杨树和柳树混合在一起,你会长得更好。国槐根系发达,有根瘤,能固氮,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其耐瘠薄性和耐旱性优于杨柳科植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刺槐是一种优良的固氮混交林树种,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其他混交林树种的快速生长。
刺槐浇水苗木管理移栽后一周内每天浇水一次,确保成活。幼苗在5月中旬成活后,每亩施入15公斤尿素,水将再次扩散。6月中旬,每亩将再施用15-20公斤尿素,并浇水。水太早,土壤湿度太高,地面温度低,容易结苗或发生黄叶病。为了提高幼苗的木质化程度,增强其越冬能力,7月上旬将暂停一段时间的供水。冬季的水将在11月的第二个十天灌溉一次。刺槐幼苗固定后,次追肥与次灌溉结合施用,尿素施用量为45-75 kg/hm 2。6月底,0.3-0.5紫穗槐种苗批发,以氮磷肥为主的复合肥结合灌溉分两次施用,施肥量为75-195 kg/hm 2。受精在八月初停止。冬季和早春好耙平地面,每亩施用3000-5000公斤腐熟基肥。
紫色穗苗床应放置在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中,中性沙壤土也应如此。苗床使用发酵的牛粪和马粪作为基肥,每亩用量为2000公斤。播种前,土壤应整平并浇水一次。从三月底到四月初播种是合适的。播种沟大约5厘米深,行距为20厘米。播种后及时覆土,厚度为2厘米,播种量为每亩3公斤。播种后一周左右就能长出幼苗。苗木出圃后,可保存半个月,每平方米5-6株。苗期要注意除草和浇水,防止地下害虫。由于紫穗槐的根发育,其生长相对较快,可在一年内出售。因此,苗圃管理基本上不进行移植和种植。出售幼苗时,裸根的成活率非常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