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剂的分类:
目前我国有12种铜制剂:铜、络胺铜、碱式***铜、***铜(与其他药剂复配防毒病、氧氯化铜、氢氧化铜、琥胶肥酸铜、柠檬酸铜、混合氨基酸铜、苯甲酸铜、腐酯酸铜、酸铜。
铜制剂的使用原则:
一是尽量选择有机铜。
市场上常见的有机铜制剂主要有菌铜(龙克菌)、酸铜、腐植酸铜、脂肪酸铜、硝基酸铜、喹啉铜、壬菌铜、环烷酸铜、铜皂液、氨基酸铜、铜、胺磺酸铜等。而有机铜制剂大多数呈中性,具有更好的亲和性和混配性,使用方便安全,便于操作。而且有机铜制剂的 “含铜量”更低,对环境的污染更小,对螨类影响更小,对农作物的花期和幼果期影响更小,使用更加安全和放心。
无机铜制剂具有三大局限性和不足:一是不能和其他酸性混用,因为无机铜制剂大多呈强碱性;二是在花期和幼果期使用时容易产生药害;三是在果树上使用时容易引起螨类(如红蜘蛛、白蜘蛛)、锈壁虱等大量增殖和猖獗发生。
二是尽量低浓度使用、避开高温阶段。
铜制剂杀灭***的原理是通过铜制剂里面含有的金属离子铜,引起导致病害的***的胶体凝结变形,从而使***失去危害,从根本上病害(如生产中使用可杀得600-800倍易产生药害,1200倍以上则不会)。使用时,应避开高温时间段。高温时间段,植株表面水分蒸发快,叶面肥,这也无形中加大了已经喷洒在植株表面的铜制剂的浓度,容易产生药害。因此,使用时应避开这个时间段。
三是尽量单独使用,避免跟比铜活泼的元素放在一起。
一般来说,很好单独使用,如无法避免需要混配,则一定要避免与含有能够跟铜离子产生置换反应的药剂混配使用,即生产上忌用含有比铜活泼的元素的药剂来与铜制剂混配,如锰、锌、铁、钴、镍、锡、铅、钾、钙、钠、镁、铝等。
大豆作物施用叶面肥:
1、肥料种类。根据苗情用肥,若植株生长缓慢、瘦弱、矮小,叶色发黄,属于缺氮,常用叶面肥,叶面喷肥应以氮为主,搭配少量磷、钾肥;反之,若植株高大、嫩绿,节间长,氮素营养充足,叶面喷肥就应改为以磷、钾为主,不能一成不变。
2、肥液浓度。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不同肥料耐受能力有很大差别。肥液浓度过高,常常会造成肥害烧叶。尤其是温度较高时叶面喷肥,在适宜浓度范围内,应把握“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另外,在植物苗期,叶片***幼嫩,喷肥的浓度要适当低一些,出现脱肥缺素症时,浓度要适当高一些;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浓度宜低一些,喷施常用元素肥料浓度可适当高一些。不同叶面肥,喷施浓度一般为:尿素0.5%—2.0%,过磷酸钙1%—5%,磷酸二氢钾0.2%— 0.5%,硼酸0.1%—0.5%,钼酸铵0.02%—0.05%,***锌0.05%—0.2%。
3、喷肥时间。从时间上讲,一般当在生长发育中、后期叶面积较大时喷肥,。钼肥宜在大豆开花前喷施,硼肥和锌肥则宜在大豆初花期喷施,同时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西红柿叶面肥,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连连丰产。
4、喷施次数。一般喷施2-3次,且每次喷施一般应间隔7-10天以上,对微量元素肥料,喷施次数不可过多,浓度不可过大,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有效成分利用率。减少叶面肥使用次数。
叶面肥的原理首先有明确叶片结构,叶的基本结构是叶片,叶柄,托叶。叶片又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叶肉一般分为栅栏***和海绵***(这一点C3植物和***植物是不同的)。
这两个误区就决定了无论用多少叶面肥,都不会起到很好的补充营养的效果,反而多数都被浪费了。使用叶面肥时要注意两点:
点,把喷淋***改为叶片背面。叶片正面细胞***致密,并且覆盖有一层较厚的角质层,一般的肥料很难穿透而被吸收。相对而言,叶片背面多为海绵***,细胞间隙大,含水量高,且气孔、水孔都多集中于此,使用叶面肥后可以直接从气孔、水孔等进入,也可直接渗入到细胞***中,非常容易被吸收。因此,在喷施叶面肥时多要拿喷头从蔬菜中下部向上喷,让其充分接触到叶片背面。
第二点,适当延长叶面肥湿润叶片的时间,增加叶片对叶面肥的附着。有些菜农喷施叶面肥仅仅是看到叶片正面湿润了即可,很显然这一点养分根本不够蔬菜叶面吸收,而且水分很容易就蒸发掉,养分就更不容易进入叶片细胞中。叶片被叶面肥湿润时间越长,叶面肥在叶片上的附着能力就越强,叶面吸收率就越高。叶面湿润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专用叶面肥,喷施叶面肥时可适量加入提高附着力的助剂,比如一些专用的湿润剂或黏着剂,也可以是中性洗涤剂,如洗衣粉,浓度在0.1%—0.2%为宜。它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增大溶液在叶面上的附着力。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叶面、叶背都喷到,并且可以看到有多余的溶液滴落到地面就可以,一般发生缺素症时,要连续喷施2—3次,缓解效果才能明显。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