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冲除尘器
脉冲布袋除尘器工作原理
脉冲除尘器是指通过喷吹压缩空气的方法除掉过滤介质(布袋或滤筒)上附着的粉尘;根据除尘器的大小可能有几组脉冲阀,由脉冲控制仪或PLC控制,每次开一组脉冲阀来除去它所控制的那部分布袋或滤筒的灰尘,而其他的布袋或滤筒正常工作,隔一段时间后下一组脉冲阀打开,清理下一部分除尘器由灰斗、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等部分组成,上、中、下箱体为分室结构。工作时,含尘气体由进风道进入灰斗,粗尘粒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细尘粒随气流转折向上进入中、下箱体,粉尘积附在滤袋外表面,过滤后的气体进入上箱体至净气集合管-排风道,经排风机排至大气。 清灰过程是先切断该室的净气出口风道,使该室的布袋处于无气流通过的状态(分室停风清灰)。然后开启脉冲阀用压缩空气进行脉冲喷吹清灰,切断阀关闭时间足以保证在喷吹后从滤袋上剥离的粉尘沉降至灰斗,避免了粉尘在脱离滤袋表面后又随气流附集到相邻滤袋表面的现象,使滤袋清灰彻底,并由可编程序控制仪对排气阀、脉冲阀及卸灰阀等进行全自动控制。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经过灰斗时,气体中部分大颗粒粉尘受惯性力和重力作用被分离出来,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美、日、澳及欧州等***,结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相继开发了大型布袋除尘器应用于燃煤电站、干法水泥口转窑窑尾和电炉除尘。含尘气体通过灰斗后进入中箱体的滤袋过滤区,气体穿过滤袋,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滤袋口进入上箱体后,再由出风口排出。
	

	
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发展历程
布袋除尘是一种较老的除尘技术。早在18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当时只是使用一些挂袋,工作效率较低。1881年德国Betch工厂的机械振动清灰袋除尘器开始商业化生产。1954年HJHersey发明了逆喷型吹气环清灰技术,使得布袋除尘器实现了除尘、清灰连续操作,处理量提高数倍,滤袋压力较稳定。特别是1957年TVReinauer发明的脉喷型(脉冲)布袋除尘器,被认为是布袋除尘技术的一次重大发现,它不但操作和清灰连续,滤袋压力损失更趋于稳定,处***量进一步增大,而且内部无运动部件,滤布寿命更长且结构简单。要防止结露,必须保持气体在除尘器及其系统内各处的温度均高于其点25~35℃(如窑磨一体机的点温度58℃,运行温度应在90℃以上),以保证滤袋的良好使用效果。20世纪70年代以后,袋除尘器技术向大型化发展。美、日、澳及欧州等***,结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相继开发了大型布袋除尘器应用于燃煤电站、干法水泥口转窑窑尾和电炉除尘。单台过滤面积超过10000m2的不在少数。
	
	
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净化的步骤:
1、机械循环振动机械清灰:分头用来循环振动机械清灰上端的和循环振动机械清灰夹层的,一般指的是美塔斯滤袋,其介绍是布袋除尘器机械导致循环振动轮流性的循环振动美塔斯滤袋,以获得清除灰尘的结果。
2、依附人工来拍打美塔斯滤袋:清洁掉美塔斯滤袋上的灰的法子就是用人拿着东西拍打每个美塔斯滤袋。
3、第三种法子是用气体流动的作用来机械清灰:气体机械清灰是作用于高压气体或机械外部大气反吹美塔斯滤袋,以清洁掉美塔斯滤袋上的灰尘。反吸风机械清灰,反吹风机械清灰和脉冲阀膜片喷吹机械清灰是布袋除尘器气体机械清灰的三种作用。 布袋除尘器的清选介绍,其中含尘气流是从配件后头进入布袋除尘器灰斗的,稍后,灰斗中的大颗粒粉尘,由于气流但凡扩大,流速降低,自然当然会会沿筒壁下落;适用于冶金、建材、水泥、机械、化工、电力、轻工行业的含尘气体的净化与物料的回收。净化的气体是由粒度细,密度小的微小尘粒悬浮于气体中通过气流分布装置,进入滤袋室中,又通过滤袋的惯性碰撞,筛滤等有效而形成的。机械清灰是布袋除尘器的另一有效,同时粉尘连续附着于美塔斯滤袋外表面,粉尘层不断的增厚,布袋除尘器阻力值也随之增大;当阻力值到达一定值时,这时负责这一部分的元件,脉冲阀膜片就会发命令,操纵脉冲阀膜片开启,高压气包内的压缩空气通
	
	  脉冲式袋除尘器比其他清灰方式的袋除尘器有以下几点优势:脉冲式袋除尘器可制作得很紧凑,外形尺寸可多种多样。设备所包括的活动部件数量较少,这些部件中的脉冲喷吹阀可能需要进行维护或更换,由于这些活动部件大多位于袋除尘器箱体外部,十分方便进行维护、更换。过滤元件既可在净气室进行安装(从上面将其装入除尘器),也可在含尘室进行安装(在除尘器下部进行安装)。造成除尘布袋磨损的原因与除尘骨架、除尘器花板、文氏管和布袋的清洗、粉尘的超标都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脉冲喷吹式袋除尘器采用滤袋和带有金属文丘里(用于从喷吹管中引导干净的压缩空气)的骨架,现代的新型袋除尘器采用将传统的滤袋和骨架组合成滤料、骨架一体型的褶式过滤元件来替代传统滤袋,褶式过滤元件可用来提高总的过滤面积,进一步缩短元件的安装时间。木工车间除尘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