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地基加固之前应对表面进行凿毛,用清水冲刷,然后再涂抹一层薄的水泥素浆。
(2)地基加固施工应应分段间隔开挖,禁止沿基础通墙挖槽。避免将地基土长时间暴漏在外,从而导致地基沉降。
(3)对于地基加宽部分,应在下面铺设抗压强度较高的垫层材料,并夯打密实。
(4)新加基础里的钢筋与既有基础中的钢筋应焊接牢固,也可将短钢筋植在既有基础上,与新加固基础的钢筋焊接在一起。房屋地基基础加固真的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地基加固施工过后既可以保证房屋的使用功能,又能保证房屋的安全质量达标。
)加深基础法
加深基础法是指将原持力层地基土分段挖去,然后浇筑混凝土墩或砌筑砖墩,使基础支承到较好的土层上的一种基础加固法,又称墩式或坑式托换。此法对于软弱地基,特别是膨胀土地基事故的处理较为有效。基础加深的施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先在贴近既有建筑基础的一侧分批、分段、间隔开挖长约 ,宽约 的竖坑,对坑壁不能直立的砂土或软弱地基要进行坑壁支护,竖坑底面可比原基础底面深1.5m.在原基础底面下沿横向开挖与基础同宽,深度达到设计持力层的基坑;
地基加固效果如何?在相同的施工条件下,可在砂石、碎石、卵石或砾石等垫层中设置纯砂点,采用容积不小于200cm3的环刀压入每层2/3的深度处取样,检测其干密度。该设计形式适用于承载力不足或者埋深太浅的区域,在实体基础应用过程中,必须扩大底面面积,根据地基强度进行确定。通常取样前应刮去测点表面30~50cm厚的松砂,其中环刀内砂样应不包含尺寸大于10mm的泥团和砂石。)贯入测定法
采用贯入测定法时一般先刮去垫层表面30~50mm厚的砂,再根据钢筋的贯入度大小定性垫层质量,并进行相关性试验确定贯入度。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并作出评价,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及处理意见。通常可采用直径为20mm且长1.25m的平头钢筋,将其自700mm高处自由落下,以不大于该砂控制干密度测定值的贯入度为合格。
目前针对地基基础加固施工的方法并不少,其中常用的有灌浆法、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石灰桩法、预压法、灰土挤压桩法等技术加固。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以上每一种技术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当进行地基基础加固时,便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方案选择。下面,我们主要针对强夯法和灌浆法进行分析。 首先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在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试夯确定的夯点布置图,逐一测放夯点位置。在进行强夯前,事先要用推土机预压二遍,保证场地平整,对场地高程进行测量,夯点布置测量放线确定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