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基基础压密注浆加固方案设计
(1)注浆原理:利用液压通过注浆管以挤压、渗透、劈裂的形式将浆液注入地层,从而提高土壤的强度和压缩模量,增强土壤的抗渗性,达到提高土层承载力的目的。
(2)灌浆加固依据《地基处理手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23-2013)、《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2-2002)及其他相关技术规定。
(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基加固方案,灌浆深度为10.0米(从承台基础底部开始计算),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千帕。
(4)配浆:水泥为磷42.5普通硅酸水泥,水灰比为1:0.6,浆液初凝时间为1-2小时。
3灌浆控制点
(1)灌浆顺序一般如下:先外排帷幕,后内排帷幕,然后注入中间一排,先下半部分,再上半部分;为防止相邻两个孔之间的泥浆窜流,应采用分孔注浆。
(2)为保证灌浆质量和效果,打浆和灌浆的间隔时间为两次,间隔时间应大于1小时。在注入的水泥浆初凝后,应再次进行打浆和灌浆。终加固效果可通过反复灌浆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固后地基的承载力。
换土垫层法、压实法、排水固结法、置换法、加固法、胶结法、冷热处理法1、换土垫层法
基本原理是挖出浅层软土或不良土,并分层碾压或夯实。
根据回填材料可分为砂(或砂)垫层、砾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石灰)垫层等。干渣分为分级干渣、混合干渣和原状干渣。粉煤灰分为湿灰和湿灰。
功能:换土垫层可提高持力层承载力,减少沉降。消除或部分消除土壤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壤冻胀,提高土壤抗液化能力。
施工中常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
适用范围:常用于基坑面积大、开挖土方量大的土方回填。一般适用于浅层软土层(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溪填土和自重固结吹填土)和低洼地区的填筑。一般处理深度为2 ~ 3m。
其原理是用压力泵向土壤中注入水泥或其他化学浆液,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渗、堵漏等目的。
适用范围:适用于岩石地基、砂土、淤泥、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及一般人工填土的处理。它也可以用来加固暗河和支撑工程。
(2)高压喷射灌浆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钻孔将带有专用喷嘴的注浆管放入待处理土层的预定深度;现有建筑基础常用的加固方法有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法、坑静压桩法、石灰桩法、注浆加固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灰土挤密桩法、深层搅拌法、硅化法和碱溶液法。在高压下用水泥浆冲压土体;在喷洒水泥浆的同时,以一定速度旋转提升水泥浆,形成水泥土筒;如果提升喷嘴而不旋转,则形成壁状固结体。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砂土液化、管涌和基坑隆起。
“原始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的缺乏给维修和改造工程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我们已派出更多的技术施工人员在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齐翔集团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项目执行负责人闫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原始技术资料,整个项目设计只能依靠重新测试,导致一些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减缓了施工速度。一般适用于浅层软土层(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溪填土和自重固结吹填土)和低洼地区的填筑。为此,奇祥集团多次在现场与设计单位协调修改设计方案。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奇祥集团在派出更多技术施工人员的同时,还在日常施工完成后召开现场会议,解决第二天的施工技术问题,确保施工速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