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说:“输主体重节痛”,什么是体重节痛呢?就是五腧穴的输穴,可以肢体、关节疼痛类的***。如果大家不太清楚,我举个例子:手太阳xiao肠经的输穴,后溪,就可以用于骨节肌肉疼痛诸症。
上肢痛:
上肢痛根据“经脉所通,所及”的原理,故后溪穴手太阳经所过部位的疼痛。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肘,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故后溪穴肘臂及手指挛痛、麻木、活动不利。
颈肩痛:
落枕:单取健侧后溪穴,刺入1寸深,用捻转法,强刺激,留针1小时,每隔20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令活动颈项关节。如果病变部位在正中,可任取一侧后溪穴。
如果疼痛部位于肩后或肩胛,患者上肢不能前旋、外展或上举,可取健侧后溪穴,刺人1寸,用捻转法,强刺激,留针1小时,每隔20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令活动其肩关节。
腰痛:
后溪属太阳经,太阳经脉布于腰间,且后溪穴通督脉,督脉过腰间,故后溪各种急慢性腰痛、、腰等迅捷。方法是取健侧后溪穴(如果疼痛位于正中,可任取一侧),刺入1寸,捻转法,琿刺激,留针1小时,每隔20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_活动其腰部关节。
后头疼:
后头属于太阳经,故太阳经之后溪穴可后头疼。
冲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行至胸中而散,并上达咽喉,环绕口唇;向下的一支,注入足少阴经,从气冲部分出,沿大腿内侧下行进入腘窝中,下行于小腿深部胫骨内侧,到足内踝后的跟骨上缘分出两支,与足少阴经并行;其中向前行的一支,从内踝后的深部跟骨上缘处分出,沿着足背进入大趾间。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为益肾的要穴。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情的特点,只要配穴恰当,手法适宜,其甚为满意。
《灵枢?官针》篇曰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这里专指刺太溪穴治寒厥而言,而运用阴刺法取太溪穴肾绞痛、、、瘫疾等症;更佳。
操作方法:双侧同时进针,针尖向外踝尖方向刺入5分,施以捻转提插法。用以拇指向前捻转时着力下插为主的紧提慢按手法,针下有麻感,效果为好,临床应用方能得心应手,亦可分别进针后,用双手在两侧针上同时施以上述手法,或加用电针、温针,以增果。
穆清******课程中,首先安排引导学员扎扎实实掌握好***基本功,其次根据讲授所涉及相关***解剖要点,确保学员穴位找的准,用的安全。让学员对穴位的内涵意义、对应方证,操作要领、相关搭配深入掌握,边学习,边实操。***后进入实战技巧阶段,快速取效的核心手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